“啟奏皇上。”
“大事不好了。”
“叛軍騎兵已經兵臨應天城下了,還請皇上定奪啊。”
一個城關值守的將領快步來到了大殿內,跪在地上啟奏道。
這一話。
自然是讓原本平靜下來的朝堂再次變得驚恐無措起來。
“怎會這般快?”
“難道應天以北的城池都沒有半分阻擋叛軍嗎?”朱允炆臉色驟變。
原本還以為能夠有一些緩沖的時間,可眼下來看,根本沒有。
“請皇上放心。”
“啟用曹國公領兵,定能將應天鎮守。”
“五萬禁衛軍乃是我大明精銳,而且還有城中數萬計的京都軍。”
“足夠了。”齊泰仍然是十分自信的表態道。
“齊卿。”
“你定要親自過問。”
“還有,加發圣旨入各地府域,還有各地藩國,讓他們速速調兵來援。”
“只要他們來,朕必有重賞。”朱允炆大聲道。
“臣明白。”齊泰鄭重回道。
而此刻。
應天城外。
四門緊閉。
作為都城,自是不同于大明其他地方的城池規格,擁有四座城門,城墻也是大明天下最高的,每一塊磚頭下甚至都刻著工匠的名字,規格也可想而知。
以此城防守。
以前朱正鎮守北平時,如若是應天城的規格,面對朝廷五六十萬大軍圍攻,那朱正就會鎮守的更加容易,傷亡也會小上更多。
足可見這應天城之本。
但今日。
應天城前。
十萬先鋒軍已臨,皆為騎兵。
正是燕軍第一都所騎兵營的先驅,作為率先攻破揚州府的軍隊,他們自然也是先行渡江了。
在策反了鎮守長江對岸的南軍將領后,便分批渡江,順利而來。
大軍最前沿。
朱棣身著戰甲,看著眼前的應天城,臉上也是帶著一種百感交集。
“應天。”
“我回來了。”
“只是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回來。”
朱棣凝視著應天,緩緩開口道。
語氣之中自然也是帶著一種難的唏噓之意。
在朱棣身邊,朱正未曾身著重甲,到了如此地步,也根本無需朱正再沖殺了,畢竟按照歷史,都已經到了如此地步了,歷史應該也不會發生什么偏差,到了一個地步,城中的內應自然會開門的。
“大明都城,果然是恢宏啊。”
“相比于北平,這城池當真是易守難攻。”朱正凝視著應天城,同樣也是感慨道。
“當初父皇立國大明后,對大明的城池自有規格約束。”
“都城自然是規格最高的,然后便是藩王的都城再降一些規格,然后便是依次之。”
“從外看,都城無比恢宏,而在內也是無比繁華。”朱棣緩緩開口說道。
雖說攻到了應天城下,但對于朱棣而,此刻也可以看得出,朱棣的心底也是尤為復雜的。
或許。
他也根本沒有想到過今日。
哪怕是起事之初,他或許也沒有想到過今日,沒有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成事,攻到應天。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