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聞,不禁皺眉,這件事她不是沒想過,只是現在制作中心根本沒多少收益,單位這么多人都還要指望著臺里養活,而且想要拍戲,更是需要臺里投資,沒錢連戲都拍不成,還說什么自主性。
“沒錢,獨立自主根本就是沒影兒的事。”
易青急道:“沒錢咱們可以賺錢啊!”
說到賺錢,還有誰比易青的眼光更好,不說別的,就現在馬上要殺青的《渴望》,如果能把對外的銷售權給拿過來,哪怕價格依然要按照現行規定的統購統銷進行,要是賣的地方臺多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另外還有不包括在統購統銷范圍內的音像制品版權,眼下磁帶可是個暴利行業,之前易青圖省事,把《渴望》的片頭片尾,主題曲,插曲也給寫出來了,將來隨著《渴望》熱播,這些歌曲肯定也會跟著走紅,到時候,走走關系,拿個批號發行磁帶,這里面可都是錢。
要是現在能和臺里談好了,制作中心這邊每年出品多少部電視劇,甩開臺里的投資,盈利自然也就是制作中心的了,有了錢就能繼續投拍新作品,逐漸形成良性循環,自力更生,獨立自主也就不是沒影兒的事了。
易青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說了,李虹聽得目瞪口呆,她早就想甩開京臺的舒服,讓制作中心獨立運營,可就是沒有財源,如果真的像易青說的那樣,財路有了,自然也就沒必要再和京臺捆綁在一起了。
想來京臺也愿意甩開他們這個包袱,別的不說,至少不用每個月還單另拿出一筆錢來給他們開工資了。
“這件事倒是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可是咱們還是沒有起步資金啊?渴望是臺里投資的,就算是臺里愿意把對外銷售的盈利給咱們,可那要等多久?”
易青點了下那張紙:“錢就從這上面來,臺里不是要咱們再拍一部戲嗎,還要求多快好省,咱們不要臺里的投資,咱們找臺里借錢,不多,就50萬,我給您弄出一部至少30集的電視劇出來,等拍完,京臺有優先購買權,也就是第一個播,剩下對其他地方臺的銷售權,都歸咱們自己,咱們賣了錢,再把錢還給臺里,剩下的就是咱們的了。”
李虹有點懵:“你是說,咱們的戲拍完,京臺要是打算要,也得出錢買?”
“那必須的啊,要不然咱們怎么能叫獨立自主,不過作為咱們的上級單位,咱們可以給他們優先購買權,他們覺得好就買,他們覺得不好,咱們再考慮其他地方臺。”
易青提出的這個做法,差不多就是很多日后的影視制作公司的運營方式,那些公司差不多都靠在某個電視臺名下,拍出來新作品先讓娘家挑,娘家不要的,就開始對外銷售。
只不過現在國家對影視劇作品施行統購統銷,所有的影視劇作品按照篇幅計算,每分鐘都是固定的價格,可即便如此,對于制作中心來說,養活自己,再拿出錢來投資新作,已經不成問題了。
“那好,就按你說的辦,我今天下午就去臺里,找他們談這件事。”
李虹做事的風格就是雷厲風行,決定了的事情,肯定不拖拖拉拉的,就《闖關東》這個劇本,別說易青著急,就連她也瞧不上臺里那些老領導們瞻前顧后的性子。
易青雖然只是提出了一個大方向,李虹仔細想過之后,覺得這件事完全可行,當初成立制作中心,京臺也是盼著制作中心能出奇跡,多拍優秀的電視劇,結果等了幾年,毛都沒見著,還得出錢養著一幫人。
要不是因為中心這邊的人都是在職的正式員工,臺里早就把中心這個單位給砍掉了,現在制作中心要獨立運營,怕是京臺還樂見其成呢,付出一些利益,從此之后,就讓中心自己去折騰吧。
“咱們這個開門紅的劇本你打算寫什么,50萬?你確定能拍出來一部30集的電視劇?”
《四世同堂》雖然京臺明面上只投了80萬,可后續又追加了不少,而且演員,劇組外借來的工作人員的片酬都是京臺給的,這么算的話,整部戲拍完,差不多花了130多萬。
易青現在說50萬就能拍一部至少30集的電視劇,李虹聽著怎么突然覺得有種放衛星的感覺。
這孩子不是吹牛吧?
“50萬,一分都不多要,我明天先給您三集的劇本!”
易青這么一說,李虹倒是有些好奇了:“好,我明天就看你交什么樣的劇本。”
從李虹的辦公室出來,易青直接騎車回家,他的工作自由,不用每天朝九晚五的熬時間,現在又要開始創作了,單位這邊人多嘴雜的,根本寫不下去,還是家里安靜。
至于要寫什么,易青已經盤算好了,真要做到“多快好省”的要求,還要把投資控制在50萬之內,那么就只有一個題材了。
ps今天第二更,繼續求收藏,求推薦!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