虇娘娘,您請看這份……”
寧白露接過,目光一掃,清冷的鳳眸中,第一次泛起了一絲真正的驚訝。
這份答卷,答的是第一題“銀霜炭”案。
其字跡清秀,卻透著一股商賈人家特有的精明。
答卷之上,條理清晰地羅列出八種舞弊手法,比寧白露自己預想的還要周全。
“其一,虛報采買價,勾結外官,兩頭吃利。”
“其二,以次充好,用劣炭冒充銀霜炭,賺取差價。”
“其三,短斤少兩,于運輸、分發途中層層克扣。”
“其四,賬目作假,無中生有,空耗內帑……”
洋洋灑灑,邏輯縝密,每一種手法之后,都附上了相應的查證方向。
而最后擬定的追索章程,更是引入了一種名為“三方核賬法”的審計流程,采買處、內務府總賬、用度司三方賬目獨立記賬,按月交叉審核,一旦出現差額,立刻鎖死源頭。
手法精妙,簡單有效。
寧白露的目光,落在了試卷末尾的署名上。
“沈珍珠。”
她記得這個名字,是京中一戶商賈之女。
“好一個沈珍珠。”寧白露心中暗贊,這簡直是天生的財務總管。
她正要放下,另一名女官又呈上了一份答卷,神情更是震撼。
“娘娘,這份……答的是第二題。”
寧白露接過,只看了一眼,便被其上犀利狠辣的論斷,攝住了心神。
這份答卷,來自江南。
其字跡端麗,卻鋒芒畢露,如同一柄藏于鞘中的律法之劍。
對于“宮女太監結黨”一案,答卷人并未直接談論處置,而是先從法理上,將其定性。
“宮規如國法,私相授受,看似小節,實則動搖宮禁之本。以食水為名,行交易之實,此乃‘名為合法,實為非法’。其結成派系,更可引《大玥律》中‘結黨營私’之條,罪加一等!”
僅僅是開篇,便已展現出遠超常人的律法素養。
其后的對策,更是步步為營,滴水不漏。
“處置此案,當分三步。一曰‘明正典刑’,取其首惡,公開審理,依宮規與國法嚴懲,以儆效尤,此為立威。二曰‘分化瓦解’,查其黨羽,罪輕者,發配邊遠宮殿勞役,使其隔離,斷其聯系,此為清源。三曰‘立規堵漏’,重申宮禁,細化條文,明確私相授受之界定與懲處,此為固本。”
三步走下來,有威懾,有分化,有安撫,更有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