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珮君看向母親:“我的婚事,您就別操心了。祖母說的那三個人。程昀不用考慮,裘沖也是。樊家那邊,給阿姐去信,讓姐夫幫我打聽打聽這樊長錦究竟如何。”
程昀那個紈绔,嫁給他肯定要被婆母寄以厚望,讓她管教他。
她可不想沒生孩子就當娘。
至于裘沖,年紀對她來說不算是問題,只是她并不想離開京城。
離開京城就見不到長姐了。
至于樊家,可以先考慮考慮。
若只是有些小缺陷,問題不大,倒也可以保留。
若是問題很大,正好拒了。
“行。”袁氏沒有主見,女兒說什么就是什么。
“你大姐夫在朝為官,知道的肯定多。”
于是當日,陸璧君就收到了妹妹讓人送來的信。
打開一看,知道陸老夫人要用婚事拿捏妹妹,氣得她好看的眉毛都擰了起來。
“欺人太甚!”她憤怒地將這封信拍在了桌上。
當年妄想用婚事拿捏她,如今又故技重施,用到了妹妹身上。
她如今已為人婦,出門走動交際比妹妹多得多,祖母提的這幾個人,她都是知道的。
畢竟妹妹快要及笄,準備要嫁人,爹娘靠不住,她這個長姐少不得要替她操心。
故而京中那些未婚的兒郎,她私底下都讓夫君暗暗幫忙打聽過。
那個程昀是出了名的紈绔。
裘沖年紀太大她沒考慮過,但聽妹妹這么說,此人被派去西北雖然說是天子有心歷練,可想要回京,必須做出政績來。
他萬一一輩子都做不出來呢,妹妹豈不是要在那苦寒之地呆上一輩子?
至于樊家……
聽著倒是不錯,可樊家還不知如何清苦呢。
樊家上上下下,主子奴才加起來怕不得有二三十口人。
都指著樊祭酒那點微薄的俸銀過活一大家子,日子必定過得緊巴巴的。
妹妹若是嫁過去,表面上是風光的長孫媳,可那日子估計享不到福,還得把自己的嫁妝都填進去,倒貼那一大家子的無底洞。
陸璧君越想越氣,當年的事,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
她是太傅府的嫡長孫女,原以為婚事再差也不過是門當戶對的人家。
可祖母偏偏說服了父親,說什么“陸家已是極貴,無需再錦上添花”,不如擇一寒門才子下嫁,既能博個“重才輕利”的美名,又能讓她將來靠著太傅府拿捏夫家。
祖母最初屬意的,是她娘家一個遠房侄孫,只是個會試中第的舉子,空有“必中二甲”的虛名。
嫁給那樣的人,她怎么肯甘心。
于是,她私下讓心腹丫鬟悄悄出去,搜羅那些赴京趕考、頗有才名的學子文章。
從上百份墨卷里,她熬了好幾夜,才挑選出十幾份文采、見識都入眼的。
后來又讓丫鬟裝作書肆伙計,不動聲色地打聽這些人可曾婚配、品性如何。
最后,她鎖定了傅寒松。
他的策論寫得極好,觀點犀利,邏輯縝密,字里行間有一股難得的清醒與抱負。
她心一橫,尋了個機會,戴著帷帽偷偷去學子們常去的茶樓看了一眼。
只見他身上衣裳雖然樸素發白,卻難掩眉目疏朗,與人論政時從容不迫,談間自有風骨。
就是那一刻,她下了決心。
就是他了!
傅家雖貧寒,門戶單薄,但傅寒松此人,才華與心性皆屬上乘,絕非池中之物。
她賭他的前程絕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