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試驗的結果非常糟糕。遠距離的話還好,鐵甲沒有太過明顯的損壞,但到了近距離時,問題就很多了!不但鐵甲經常斷裂、崩飛,就連鐵甲后面的柚木襯墊也經常損壞,船體結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急得鐵嶺重工聯合體的工程師嘴上都起了幾個泡。
他們不斷將最新的糟糕試驗結果用電報發回廠里。廠里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多次抽調骨干技術人員,研究新的高強度鐵甲的配方及制造工藝,隨后又將緊急生產出來的鐵甲用火車拉到青島港,重復上一次的試驗。
這樣的試驗,無疑是極為耗費經費的!但沒辦法,現在這已上升到政治任務了,不但海軍的人盯著,就連執委會諸公也時常過問,搞得鐵嶺重工聯合體停了其他許多項目,集中精力研發高強度的軍用鐵甲。
上個月的時候,鐵嶺重工聯合體生產出來的最新鐵甲終于承受住了24磅艦炮在300米外的多次直射轟擊。海軍的人雖然仍有些不滿意,但他們也明白,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大家都盡力了,再強行要求更高級的鐵甲,不但研發費用要嚴重超支,這技術上也存在巨大的難關材料學,從來都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學科,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因此他們勉強接受了這種被稱為“48號鐵甲”(意為生產的第48批軍用鐵甲)可以被運用在“汴梁”號鐵甲艦上。
與鐵嶺重工聯合體類似,復雜戰艦蒸汽動力部分的黑山工業公司也一度被拖得焦頭爛額。他們為“汴梁”號特別研發的“大力水手-22型”蒸汽機被海軍直接否決,理由是熱效率不夠高,耗煤太厲害。海軍的軍代表直接就說了,黑山工業公司設計“不用心”,“汴梁”號鐵甲艦因為是雙層船殼,且大量運用了鋼鐵(包括軍用鐵甲、炮塔等)等因素,船體自重很大,因此燃煤倉不會太大。如果蒸汽機熱效率不夠高,耗煤太厲害的話,這對船只的續航力是一個挑戰。
不得不說,海軍的人說得有道理。這些年來,他們生產的各類船用蒸汽機動力是足夠了,但這多是簡單粗放的馬力堆砌,熱效率其實還有提高的余地。沒辦法,黑山工業公司的老總直接拍板,放棄原先的設計方案,重新為“汴梁”號設計一款專用的蒸汽動力系統,就是他們后來推出的“蛟龍-1型”蒸汽推進系統。
這款全新的動力系統目前已經設計完成,實物正在黑山工業公司的車間內緊張制造著。一俟制造完畢,他們就會將其先安裝到一艘行將退役的大型貨船上,并邀請海軍的軍代表一起上船評估其性能。毋庸置疑,新事物剛出來時肯定會遇到種種麻煩,“蛟龍-1型”的試制也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方向對了,后面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而如果說鐵嶺重工聯合體和黑山工業公司遇到了大麻煩的話,那么手里握有大量技術儲備的北方兵工廠的日子就要好過上一些了。“汴梁”號鐵甲艦上的火炮系統是他們負責的,按照要求,“汴梁”號不會裝備太多的火炮,但其被裝甲炮臺重重保護著的艦炮卻必須能發射錐形炮彈,以給敵艦制造更大的麻煩。
這個要求對北方兵工廠來說不是問題。他們早就研制出了這種射程較遠、精度很高的艦炮,并且完美地通過了海軍的驗收。甚至于,他們還更進一步,研發出了一種裝備了碰炸引信的炮彈。當這種炮彈落在敵艦甲板上時會直接爆炸,進而劇烈破壞其船體結構,讓敵方軍艦迅速失去戰斗力。海軍的人對此非常感興趣,目前已經專門撥付了資金過來,要求他們對其進行改進,提高威力、降低成本,以備日后大規模使用。
參與“汴梁”號鐵甲艦設計、生產的還有其他許多單位,如現代特種船舶廠、平安煤鋼聯合體、大魚河兵工廠、東岸精密儀器公司等等,幾乎每一家都領受了一項或多項技術的研發任務。可以這么說,“汴梁”號鐵甲艦的研制生產,是東岸重工業企業全員參與的一場大型科技攻關活動,不管這艘戰艦未來是什么樣,至少這對東岸工業技術的進步有著巨大的正面影響。
雖然研發經費比起最初而肯定會大大超支了,但比起技術的進步而,這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畢竟,軍用技術里面的很多,一旦被驗證可靠、成熟,然后再想辦法把成本降下來的話,未來都是可以轉到民用上的。對于這一點,執委會諸公當然是一清二楚的。而這,似乎也是他們對于“汴梁”號鐵甲艦所涉及的各類技術研發經費秒速批準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