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婚夫婦倆人都不是基督徒,因此沒有請教會的人過來。他們按照中國傳統,請了父母長輩、親朋好友以及說媒的一起參加婚禮。而為了熱鬧一些,皮大軍很豪氣地從圣菲城里請了一個西班牙樂隊過來助興,畢竟明福港這邊的先期移民基本都是拓荒農民,實在沒啥藝術從業人員。
這支西班牙樂隊規模不大,接到雇傭邀請后欣喜若狂。因為局勢的動蕩和客戶的減少,他們已經有段時間沒開工了,其中幾個人甚至還去了附近的農場幫工,以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次皮大軍花錢請他們來,大家都很高興,覺得又可以重操舊業了。
皮大軍也勉勵他們不要放棄,雖然城里的西班牙富人們走了,但現在來了很多東岸移民,他們基本都是農民,沒啥文化,但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事,他們有消費能力,只要他們這個樂隊堅持下去,并且學一些東岸曲目,那么以后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過節祝壽,都會有人花錢雇傭他們的,生活下去不成問題。
皮大軍說這話時其實還是挺自豪的,東岸農民的收入雖然一直在下滑,但那是和其他工作相比,橫向對比其他國家的話,其實還是挺不錯的。畢竟一年幾十元的收入,歐洲沒多少人能夠達到的,雖然東岸的物價看起來似乎有些高。
獲取更多的工作收入,過更好的生活,無疑是這支西班牙樂隊選擇留下來的關鍵因素。他們不確定去了圣地亞哥、波托西、利馬、亞松森等地還能不能以此為業,那么還不如留下來呢,信仰在生存面前總是很弱勢的,成為一個強國的國民難道不好嗎?
等他們這些新歸化者在東岸住上個兩代人,語、服裝、飲食、思維模式、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基本上一樣了。甚至于,他們的子孫將來可能連宗教信仰都會改變了。畢竟在如今的東岸共和國,宗教事務局的撥款90%都指向新道教,別人都只能爭奪那剩下的10%的份額,可想而知財政上有多么困窘。也許像天主教、新教這些,只能指望信徒捐贈了才能維持了,但問題是新道教的信徒捐贈不比你更多、更厲害?發展到最后,這些宗派的競爭力就只會越來越長,成為邊緣化的宗教——當然現在也是。
皮大軍的婚禮是傳統的中式婚禮,喜服也都是從青島縣定制的,花費不菲。其他一應新婚用具不外如是,那邊現在有一個比較完善的相關產業,規模非常大,甚至已經做到了向外出口。
這個“出口”不僅僅指的是向海外殖民地出口,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外國地區。像在塞拉萊港的拉結普特人中間,就對來自東岸的這些結婚服裝、道具非常感興趣,目前已經開始定期采購。另外在北美的自由邦、“海盜國度”蘇城港,甚至是東非的斯瓦西里海岸,都有很多有錢人采購東岸的婚禮用品,從服裝、首飾、道具到家私用品不一而足,且每年都在提量,形勢非常喜人。
此種情況的發生,說明了東岸文化在強大國力作為后盾的基礎上,已經走出了國門,開始向自己影響力能夠所及的范圍內傳播,且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得認同。另外一點也說明,東岸人開展的貿易,也讓不少地區的人富了起來,進而產生一定的消費能力,這反過來又促進了東岸商品的出口,典型的雙贏——好吧,也許有點夸張了,但對自由邦、新庫爾蘭等地來說,與東岸人的貿易確實是雙贏。
當然與婚禮用品相比,東岸文化用品的出口更加強勁。這些文化用品主要是書刊報紙、筆墨紙硯、樂器、工藝品等。書刊報紙很好理解,因為東岸國力的強大,引起了很多外國人的興趣,他們迫切地想知道東岸強大的奧秘,對東岸的一切也都十分好奇,這就為書籍的出口創造了機會。
以靖江縣這個全國聞名的印刷、造紙、出版業聚集地為例,該縣每年出口書籍兩萬多本,主要是歐陸國家,范圍遍及文化、藝術、飲食、服裝等方方面面。以上者還是合法出口的非管制書籍,在半管制或管制書籍方面,也存在著一個非法出口的灰色領域,很多商人從事著這方面的貿易,范圍包括疾病防治、礦物圖鑒、地理山川、機械原理、初級數學等一切。這些多半都是國內流通的科普類書籍或教材,但有些商人私下里抄寫復印了許多分,然后偷偷出口至國外牟取暴利。畢竟,梅機關、公安部門和海軍巡邏艦不可能掌握一切,只要利潤夠高,總有人鋌而走險的。
文化用品的出口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東岸文化的強勢輸出。像在熱*那亞等北意大利邦國,學習漢語的人數與日俱增,甚至在熱*那亞城還出現了一家教授人寫毛筆字的書館。社會名流們愿意把家族子弟送過去學習一陣子,以便將來在和東岸人交往時,可以更方便地融入他們的圈子,這在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政治利益和商業利益——舉個例子,對一個東岸上層社會成員來說,你是愿意和一個整天耶穌圣母掛在嘴邊的歐洲人打交道呢,還是和一個可以熟練使用筷子吃披薩餅的人打交道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皮大軍的婚禮最終在大家的幫忙下,熱熱鬧鬧地完成了。整個過程都非常歡樂,大家坐在一起,一邊吃著鱈魚球、烤牛肉,喝著高粱酒,一邊聽著音樂,祝福新人,心情十分愉悅,前期因為大強度勞動而積累下來的疲勞,似乎也在這一瞬間一掃而空了。
比起打生打死、連年饑荒的舊大陸諸國,此時的東岸人民確實有理由感到自豪!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