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地方意志(二)

                第三百七十三章 地方意志(二)

                膠縣最近的空氣有些緊張。

                緊張的原因是最近駐守在城外的一支仆從軍部隊發生了騷亂。騷亂的部隊沖進了城內,占領了糧倉,打開了軍火庫,并將師長杜氏一家老小扣為人質,一時間影響極為惡劣。

                騷亂發生后,駐守在膠萊新河防線的仆從軍及新軍立即出動,趕往事發地點。此外,登萊重鎮膠州港的一個陸軍混成營也奉命出動,前往膠縣平亂。

                膠縣位于膠萊新河東岸,是從西岸原址整體搬遷過來的(滿清在膠縣原址上重新建立了新縣,即萊州目前有兩個膠縣,雙方各據其一)。當年東岸人拆毀了那里的城墻,將民眾集體遷移到了河東岸安置,目前已經漸漸發展成了一個擁有七八萬人口的縣份了,也算是不錯。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膠縣可謂是河防重鎮,運河鎖鑰,重要性無論怎么拔高都不為過。因此,當騷亂的士兵沖進城內,囚禁了他們的師長,打開了軍火庫之后,周圍的駐軍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向膠縣圍去。

                騷亂的部隊是仆從軍第七師杜大偉部,一共約3500人,是當年莫大帥在西四府收編的“騾子軍”杜沖所部(杜大偉是其子),多為騎兵。這支部隊多年來為東岸南征北戰,參與過在寧波的多次戰役,也參加過著名的淮安府之戰,更別提他們在山東與清軍那數不清次數的戰斗了,堪稱是一支勁旅。

                此番仆從軍裁撤整編的大浪潮中,這支老牌部隊也受到了波及。他們被煙臺方面告知,部隊將在1691年中被整體裁撤,屆時除少數人外,大部分都將被強制遷移到印度的兩塊小殖民地上去,這一下子就引燃了士兵們的怒火:大家在膠縣生活得好好的,多年來也為大東岸立下了汗馬功勞,不意卻遭到如此惡劣對待,竟然要將他們流放到那天涯海角的瘴癘之地,這如何不讓人憤怒?

                于是,怒火萬丈的士兵們嘩變了,他們沖進城內四處放槍,警察們不敢也無力進行阻止,只能目視他們在城內占領各個要點,盡全力保護住縣政府不被亂軍攻占,同時派出精干人員外出報信,僅此而已了。

                好在這些亂軍也很節制,他們并不想燒殺搶掠,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下不去手。他們鬧事,更多的還是想表達一個訴求,那就是自己不想受上頭隨意擺布,不愿意去鳥不拉屎的印度,只愿意留在家鄉。

                3500人大概只有不到2000人參加了嘩變,剩下的人則被軍官攔在營房內,并未出門參與。再加上他們更多地是出于一腔義憤,鬧事前并未想過該怎么辦,更沒有周密的計劃,因此很快就被聞訊趕來的軍隊鎮壓了——都沒等到藍衣軍趕到,從膠萊新河那里開來的新軍就把這股亂軍打散繳械了,事態在兩天之內迅速平定。

                煙臺方面的特派員目前正在趕來的路上。根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鬧事的軍官會比較慘,大概率要被審判定罪,為首的幾個搞不好還要被槍斃。至于其他的普通士兵嘛,估計還是免不了要走一遭,即印度那些地方是去定了!這事關煙臺方面的尊嚴,更何況他們現在都是階下之囚,沒什么選擇,只能聽令行事了。

                不過,正如此刻正坐在膠州城內寫報告的憲兵官員們提到的,仆從軍第七師這兩千人嘩變的事情,已經給登萊的上層提了一個醒,那就是以后制定政策不要過于高高在上,要貼合實際,要接地氣。隊長、司令們制定政策總是從全盤考慮,動輒這樣那樣,很多時候往往損害了地方的利益。比如,當年掖縣的丁家三千人被裁撤,其中很多人被遷移到了南洋的文萊去定居,你以為這些人全部都愿意么?再者,這些年登萊往外輸運了大量的糧食、牲畜及其他物資,用于支持寧波、廉梧和滿蒙等地打仗,你當登萊的百姓就愿意么?本地人民給你繳納的稅款是讓你建設地方、鞏固國防的,結果你倒好,全拿去揮霍打仗了,這如何不讓人感到生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