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們也不是沒有想過縱兵劫掠周邊城鎮,自己獲取補給和軍費。但奈梅亨本地有大量荷蘭民兵監視(他們本是“盟友”,但現在荷蘭已經變天,民兵們也產生了極大的分化,很多人傾向于支持議會),周圍還有總計四五萬名虎視眈眈的各路人馬,他們實在是不敢做得太過分,以免將來被清算時一個個過不了關。
他們也不是沒有想過打上一仗,將周圍的三路荷蘭大軍各個擊破。但問題在于,這些荷蘭人也不是泥捏的,手里的槍也不是燒火棍,當年他們也與法國人正面放對過,戰斗力不能說高,但也談不上多差。而他們自己呢?士氣低落、軍心不穩,金主更是斷了餉銀,各類生活及軍需物資也極為短缺,因此他們實在沒有信心在荷蘭人的土地上打敗兩三倍于己的荷蘭陸軍,這太過于天方夜譚。
因此,這些德意志雇傭軍現在是真的糾結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而偏偏荷蘭人沒打算給他們好好考慮的機會,他們集結了大軍,從不同方向壓了過來。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兩省原本支持奧蘭治親王的軍隊這會也沉默了,他們只偷偷給這些德意志雇傭軍送了一些補給,讓他們不至于餓肚子,然后就再沒出現過,這領他們更是失望。
楊成棟中尉認為,這些德意志雇傭軍的決心其實并不大。他們是被威廉三世的金錢召集而來,雖然其中也不乏自己主君的意見,但問題是現在天寒地凍的,他們沒了餉銀,補給也不足,吃不飽穿不暖的,誰還會為什么領主的虛無縹緲的指示而賣命?
高文剛對此表示同意。他覺得這個時候,范博伊寧根只需派出一位精明能干的使者,攜帶大批金錢前往奈梅亨,與那些德國人進行談判,即給他們一筆遣散費,然后允許他們“光榮投降”,返回德國。相信這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無非是開價多少罷了。
至于說奧蘭治家族成員經常活躍的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兩省會出錢、出兵與他們一起對抗已經得到大部分地區響應的三級議會,那純屬想多了。就憑他們拿不出錢這一點,就注定了他們使喚不了雇傭軍。雇傭軍雇傭軍,沒錢怎么雇傭?現在威廉三世都去英國浪了,國內政權倒臺,還怎么挪用資金?
高文剛認為以共和派那些家伙的智商,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他們之所以做出軍事威壓的姿態,大概也是為了配合使者談判,減少敵人要價罷了。錢嘛,共和派手頭還是比較充裕的,這得益于他們的基本盤,發個五六十萬盾的遣散費,再允許他們攜帶武器裝具離開,事情差不多也就了解了。而這種發錢遣散敵人軍隊的事情,上次法荷戰爭期間荷蘭人就試過了,當時他們遣散了明斯特主教攻過來的三萬軍隊,成功地用銀彈攻勢化解了多線作戰的危機,這種成功經驗當然要大大推廣了。
12月31日,范博伊寧根在自己的辦公室與高文剛會面。看得出來他的心情不錯,一見面就給高文剛來了一個熱烈的擁抱,然后主動提出了大幅度降低東、荷兩國貿易關稅稅率,加強兩國間貿易合作的事宜。
高文剛對此表示非常滿意。東岸人殫精竭慮,為共和派出謀劃策,為的不就是這些么?威廉三世在臺上的那些年,雖然共和派也一直在努力恢復兩國間的貿易水平,但阻力總是很大。威廉三世那個家伙,拼了命地向英國讓利,擠走東岸商品的市場份額,讓人很是惱火。現在范博伊寧根“撥亂反正”,將生意給東岸人做,那真是極好的,也不枉東岸人為他兩肋插刀。
另外,范博伊寧根還提出,與華夏東岸共和國在軍事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原本聯合省大量進口英制武器,性價比低,兼且威廉三世擔任了英格蘭國王(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軍火貿易怕是要起波折,因此這會再不果斷轉向,還等什么時候?
荷蘭人提出的軍事合作協議自然不僅僅是武器買賣。事實上,在見識了東岸陸軍高昂的士氣和嫻熟的戰斗技巧后,荷蘭人也提出雇傭部分東岸陸軍官兵幫他們整訓軍隊。這一點是東岸情報官員提出的,共和派對此表示認可,然后正式向高文剛提出請求。
高某人當然不會拒絕這種好事了,因此很爽快地同意了這件事。隨后,雙方又談了有關機器進口、金融合作的事情,總體而都十分愉快。高文剛估摸著,如果這些在未來都一一落實的話,保守估計一年能增加二百萬元以上的貿易額,且未來還有很強的提升空間,確實非常不錯。
這二百萬元貿易額,買的都是東岸的商品,對東岸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畢竟,沒有消費市場,你企業哪來的技術進步?難道一切都靠國家來嗎?對不起,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國家是可以挖個兩百萬甚至甚至三四百萬金銀礦,但這對工業技術進步、企業管理提升、相關人才培養毫無用處,沒有消費者買東西,沒有市場對商品性能的反饋,沒有同行間的激烈競爭,這個國家的工業技術、企業管理是不可能得到有效提升的。
因此,市場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利潤的因素,還涉及到一整套的東西。想通了這一點,你就能理解東岸人為何對獲得市場如此執著了。
1689年1月2日,經過雙方長達兩天的談判,駐守在奈梅亨的兩萬名德意志雇傭軍終于同意了荷蘭政府提出的條件,即補發他們六十萬盾的遣散費,同時撥一批食品、御寒衣被什么的,然后撤出聯合省,各回各家。至此,一場可能爆發的內戰被消弭于無形,聯合省的局勢就此也徹底砥定,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兩省的奧蘭治派鐵桿分子在無錢、無權、無外援的情況下,再也翻不起大浪,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