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東電公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這方面下功夫,真正設計出一套成熟、穩定、高效且低成本的交流發電機出來。而在此之前,他們大概還是只能繼續苦逼地靠賣鉛酸蓄電池及相關售后服務(用直流發電機給電池充電)、賣電學儀表、賣小型發電機給科研機構渡日了,想想也是蠻艱難的。
“馬總,我勸你別想這些有的沒的了。老子早他媽的看透了,科技部、工程院這幫孫子,對我們電學部門歧視著呢。搞蒸汽機的那幫人一個個趾高氣揚的,不就是些鉗工嘛,有什么好嘚瑟的?”潘彥喝了一口酒,不屑地說道:“以前我爹還在的時候,三天兩頭跟他們磨經費,差點被氣死。這么多年過去,我看他們是一點沒變化,依然還是如此操蛋,所以還是省點力氣吧,別抱太大希望,能要一點回來是一點。”
“是啊,能要一點是一點。”馬小鵬長吁了一口氣,說道。
其實,他這次前往科技部并不是一分錢沒要到,事實上還是要到了一些的。科技部長邱海洋對他帶過去的電弧燈照明系統比較感興趣,特批了他兩萬元研究經費,讓他回去盡快展開研發。邱部長特別強調,這筆錢必須專款專用,不能挪到其他地方,電弧燈不能僅僅局限于實驗室內,如果可能的話,還是要盡快進入實用階段——即便暫時無法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也可以先用政府采購的形式,安裝到一些燈塔之類的場合嘛,當然這需要配套的發電機,都是后話了。
馬小鵬對邱海洋的腦回路有些不能理解。這尼瑪修建發電房、發電站的申請不批,讓打回去重新設計,這還沒影的電弧燈倒批了錢,這不是玩人么?是不是先后順序顛倒了?他估摸著,邱海洋也是實在抹不開面子(主要是看馬萬鵬的面子),不能一個項目不批,因此舍棄了耗資巨大的發電站項目,給耗資較小的電弧燈放了行。
但馬小鵬對電弧燈的前景真的不是很看好。原因無他,現在煤氣燈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了,政府也每年都投入大筆資金用于煤氣管道的鋪設、燈具的安裝、煤氣發生裝置的制造,累積下來投入已經十分驚人了。這個時候,他們其實是無法回頭的——至少短期內無法回頭——不可能舍棄已經鋪開的煤氣燈系統而選擇用他們的電弧燈,這不符合經濟規律。所以,還真如邱海洋原來對他說的,電弧燈的未來還是在煤氣燈沒有鋪開的領域,比如沿海、沿江的燈塔等等,一點一點慢慢突破,這才是正途。
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情。就目前來說,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東岸電力公司應當是會繼續處于一個比較苦逼的狀態,先進的電氣化生產力被落后的蒸汽機生產力壓制,每每想到這里,馬小鵬就有些郁悶。
“馬總,東電公司呢,我看未來幾年也只能維持著了。反正就那樣,按部就班唄。無非是繼續改進發電機,降低成本,同時做好其他產品的售后服務,多培養一些人才。這些其實都不需要我們本身操太多心的,為免無聊,我看你還是和我一起去搞電解食鹽水的生意吧。”潘彥說道。
潘彥的兄弟曾經搞過一個直流電解飽和食鹽水的企業,用來制備氯氣,多年來生意還算不錯。這次他們打算擴大規模,將利用氯氣制備其他產品的生產線也搞起來,豐富產品種類,擴大市場。正好潘彥他們電學所在最近七八年理論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突破,東岸公司制造出來的直流發電機也越來越靠譜,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這家企業的生產成本。
而且,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嘛,像發電機這種管制商品,別人不容易買到,不容易拿到許可,他們還不容易么?之前他們兩人其實就已談得差不多了,潘彥的弟弟負責籌建新生產線,馬小鵬派他兒子過來協助,大家一起發財,豈不美哉?
當然了,作為大家的立身之本,電學方面的研究也不能落下。交流發電機肯定得繼續改進,電弧燈的研究要抓緊,但其他像變壓器、輸電網絡的研究也要繼續,一個都不能落下。電這種東西,上頭也不是傻子,即便現在出于種種原因沒有大規模推廣,但未來肯定跑不了,電力取代蒸汽機也是必然之事!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