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火爆的貿易形勢,自然把很多人的興趣都給勾了起來,故增加往第烏島商站的投資這種事情,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民間層面,自然都是一片贊同之聲了。印度,現在已經成了新華夏島很多商人口中的寵兒。
海軍方面自然很樂意看到印度貿易成為新華夏島經濟的又一高速增長點。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母港就在新華夏島上,自然希望這里的經濟繁榮發展,人民安定富足;另一方面呢,這印度洋各處的貿易越繁榮、越火爆,他們第二艦隊的重要也就日益凸顯了不是?畢竟,沒有了第二艦隊的戰艦給他們保駕護航,這生意如何做得起來?因此,于情于理,未來也是要加強對第二艦隊的投資的,且這事之前就已經獲得了本土執委會級聯合參謀本部的批準,新一輪的海軍增資建設計劃中有第二艦隊的一份。
艾希托上尉等人目前所在的第烏島商站嚴格來說也是海軍第二艦隊的資產。當然馬上就要軍政分離,商站本身歸專業人員打理,附屬要塞、燈塔、炮臺和港口,則交由海軍方面管理,也就是艾希托上尉全權負責了。
這個年紀已經不小的意大利裔早期移民,如今最主要的任務,除了之前所說的修繕堡壘之外,還有的便是以目前手頭掌握著的不到百名來自新華夏島的骨干老兵、士官,組建起一支規模在一千人上下的武裝部隊出來。
這支部隊的存在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東岸人不可能一直靠葡萄牙人來保護,而且他們在第烏島上的武裝力量也十分可憐,只有區區三百來人的樣子,且職業士兵還不到三分之一,戰斗力可想而知。這些人,多半是當年楊亮帶人突襲第烏島時,白刃突擊下僥幸活命的幸運兒,早就被嚇破了膽,現在是過一天算一天,整個島嶼的安全交給他們,確實讓人不太放心,故必須要有自己直接掌握的可靠的武裝部隊。
其次,按照本土高層的計劃,未來是要從葡萄牙人手里接管整個第烏島——什么?葡萄牙人可能會不愿意?不,他們的意見不重要!一點也不重要!大不了給個十萬二十萬的補償金好了——同時甚至也會根據印度次大陸的形勢變化,看看能不能找機會進入大陸,那樣無論是貿易還是其他什么方面的收益,大概都會大很多了。
而說起這事,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正如日中天的莫臥兒王朝皇帝奧朗則布。這個家伙說實話是非常有個性,也是非常強硬的一個人。想從他的手上撬走一塊印度土地,那難度是相當大的。如今在印度擁有土地最多的葡萄牙人,也是趕了個早,在莫臥兒王朝尚未起來之前就擊敗當地土邦王公,獲得了不少的土地。而莫臥兒王朝建立后,出于種種因素的考慮,也默認了葡萄牙人對這些土地的占領,沒有一定要發兵收回。
因此,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東岸人想要在印度獲得一塊落腳地是非常不容易的,除非他們愿意與莫臥兒王朝全面開戰。但那樣是極其愚蠢的,因為即便戰爭打贏了(可能性不大),這生意能不能做下去也是很難說的,因此這非常不可取。
這樣看來,葡萄牙人拉東岸人到第烏島設立商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人情了,說是直接進入印度市場的敲門磚也不為過。有了第烏島,東岸人就在印度有了一個落腳點,其他的大可徐徐圖之。如今別看莫臥兒王朝正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鼎盛,但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戰爭已經耗盡了這個國家的國力。未來一旦出現什么變故——比如強勢君主奧朗則布身故等等——那么這個國家之前被壓制的各種矛盾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出來,然后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國家為此分崩離析不敢說,但地方上的叛亂肯定會此起彼伏,屆時便是東岸人的機會了,當然同時也是所有有心的外國殖民者的機會。
想想看吧,擁有超過一億人口的印度次大陸,那是多么巨大的一筆財富啊!有這么多的人口,哪怕這塊大陸上什么自然資源也沒有——實施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印度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僅僅是這一億人口所能創造的財富就足以讓人頭暈目眩了。從這個角度考慮,第烏島商站的價值就更是無可估量了。
艾希托上尉作為第烏島商站及附屬炮臺的總負責人,對這些情況也是非常了解的。因此,他明白組建一支規模合適的掌握在東岸人自己手里的部隊的重要性。目前,他已經招收了超過兩百名來自第烏島及對面大陸上的拉杰普特人士兵,使得這支名為第烏守備隊的預備役部隊的士兵總人數超過了三百——招收的拉杰普特人士兵很多是雨季來臨前被葡萄牙人解雇的前軍人,東岸人將他們招募過來,成了職業士兵,長期發放薪餉,這些人還是非常感激的,雖然葡萄牙人可能會不太開心,但這又有誰在乎呢?
下一步,艾希托上尉打算想辦法弄一些流亡到新華夏島的奧斯曼帝國士兵,員額控制在兩百人左右。剩下的將近五百人的缺額,他打算稟報上級,用來自新華夏島諸縣的“良家子”民兵充任,最終湊滿一千人的編制——新華夏島民兵的生活條件不錯,未必就愿意遠渡重洋去印度服役,因此這事最后多半還是弄成各縣輪流強制派役的形式。
第烏守備隊組建完畢后,還得再招募相當數量的炮兵。葡萄牙人的炮臺炮手殘存的數量已不是很多,且不少人技能、水平都很成問題,繼續汰換和補充。這事,也得著落在新華夏島方面。而也只有將部隊和炮臺都徹底充實起來了,他們才能應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威脅,比如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威脅。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