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修正老大公的政策,極力與東岸加深聯系的同時,弗雷德里克大公也在進一步加強對新庫爾蘭的控制和建設,首要的便是往那一片輸送人口。
話說這些年來,隨著新庫爾蘭殖民地不斷反哺位于波羅的海的本土,使得庫爾蘭公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周邊大部分時候處于持續不斷的戰爭之中,因此相對穩定的庫爾蘭公國的人口大增,已經逐步從二十萬增加到了三十萬(其中相當部分是外來移民),人口已經沒以前那么吃緊了。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無論是已經去世的雅各布大公還是去年剛剛繼位的弗雷德里克大公,為了保證巨額的商業利潤,多年來一直都在往新庫爾蘭輸送人口。尤其是去年弗雷德里克繼位以后,政策變得更加激進,這家伙學習東岸人的政策,在國內的犯罪分子中推行流放服刑制度,即在新庫爾蘭服刑一年抵本土兩年,且自由度較高,允許結婚、經營各類產業。此外,他還想盡辦法搜羅一無所有的本國或鄰國農民,然后將他們打包送往雅各布港,作為對當地人口的補充。要知道,在剛果河流域,因為疾病、戰爭等因素,作為統治基礎的白人人口數量始終增長緩慢,如果沒有外界補充的話,一切都無從談起。
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在新庫爾蘭殖民地,而不是在已沒有發展空間的本土做文章,這是在新庫爾蘭主政多年的弗雷德里克公爵定下的基調。這個決定,可不是那么好下的,但在庫爾蘭本土和新庫爾蘭巨額的收入對比之下,弗雷德里克公爵還是頂住了國內相當一部分的反對聲浪,將這個政策決定了下去。
而為了不讓自己的一番心血白費,弗雷德里克公爵也派出了他非常信任的顧問施密特前往雅各布港擔任總督,幫助他認真處理當地的事務,經營各類產業,將其打造成公爵名下最為賺錢的一塊領地,支持他以及國家的各項開支及活動。
瓦格納在雅各布港與新任總督施密特仔細討論了這些話題,雖然有些不快樂,但他依然打算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東方港與東岸外交部門的實權官員進行了一番坦誠的交談。
交談的結果無疑是美好的,東岸外交部理解了庫爾蘭公國的外交政策,并對他們對政策進行的微調表示高興,這令瓦格納松了一口氣,總算是把任務順利完成了。
不過,東岸人同時提出的一個條件也讓瓦格納頗有些躊躇,那就是東岸外交部門代表其政府正式要求庫爾蘭公國在雅各布港設立一支常備艦隊。這支艦隊的規模不要求太大,但一定要有,且必須是專業戰艦,不得以武裝商船濫竽充數。
這個出人意料的要求讓瓦格納想了一路,直到乘船抵達青島港商站的時候依然在思考著。東岸人的解釋是西非近海形勢不好,海盜船時常出沒,必須成立一支專門艦隊進行掃蕩,以保障商業路線的暢通。
這話本是沒錯,瓦格納總督也頗是認同,但問題是以前這都不是東岸人在負責的么?他總攬新庫爾蘭事務多年,清楚地知道從開普敦到雅各布港,其近海巡邏一直都是東岸人的第一艦隊南海分艦隊在負責,多年來一直做得也很不錯,怎么現在就要新庫爾蘭方面自己成立一支“數量為3-4艘、總噸位不低于1200噸的專業戰艦編隊”呢?難道東岸人要抽身而去,自己不再負責這一片海域的安全了?
瓦格納想來想去只有這么一個解釋,特別是當時陪同談判的一位東岸海軍軍官話里話外隱隱約約提到,東岸方面正在考慮與庫爾蘭公國一起成立“聯合艦隊”,共同負責西南非洲海岸這一片的安全——“聯合艦隊”的配置為雙方各出4艘戰艦,總計8艘專業戰艦,指揮權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肯定歸于華夏東岸共和國海軍第一艦隊。
東岸人這么搞,很明顯是想將自己的一部分精力從西南非洲解放出來,從而可以投入到其他其他戰場。那么這樣問題就來了,東岸人這樣做是想把騰出來的戰艦部署到哪里呢?印度洋還是加勒比海?
對于這個問題,瓦格納沒有答案,但如果對于如今各國間局勢稍稍有些了解的話,都會對此有一些猜測。瓦格納自己心里琢磨著,這東岸人如此做,大概是想把騰出來的4艘戰艦投入到大西洋一帶,至于是加勒比海還是佛得角,他猜不出來,因為無論部署到哪里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大概是佛得角群島吧。”瓦格納猜測道:“東岸人這兩年已經說服西班牙王國加強了向風艦隊的建設,讓這支艦隊更多地承擔加勒比海的防務,使得東岸人可以抽調戰艦加強佛得角方面。說起來,這和我們如今面臨的局面還頗有些相似之處呢。看來,現在的東岸人,對于積極干涉歐陸局勢的興趣在與日俱增啊,這必須盡快報告給公爵陛下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