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令人感到尷尬無比的軍營參觀之后,眾人再度回到了果阿城內的總督府。在這里,雙方最后交換了一些文件,互致了一些問候的話語,然后便分別了。弗朗西斯科·德·塔沃拉總督親自將莫烈鰻一行人送到了碼頭,并吩咐手下的那些印度人將東岸人采購的貨物免費送到了碼頭邊,非常客氣。而為了感謝他們的客氣,莫烈鰻上校在思索了片刻后,決定將船上倉庫內的六十枝嶄新的備用步槍(32-丙式)、十枝手槍及若干彈藥贈送給了葡萄牙人,以感謝他們這段時間的幫助。
弄完這些后,東岸人便登上了“伏波萬里”號戰列艦,帶著貨物、帶著換約完成的協議,緩緩離開了果阿港,沿著印度海岸一路南下。因為季節風和洋流的關系,他們大概是無法原路返回新華夏島了,只能先行南下東印度群島,然后畫一個大弧線返回多凡港海軍基地。至于此舉會不會被荷蘭人發現,發現后又會產生什么困擾,就不是東岸人所能管的了。
“伏波萬里”號離開之前,就已經先行在第烏島派駐了更多的人員。他們將在葡萄牙人劃定的一片土地上——當然是需要付費的,不過泊位眾多,水深也足夠,總體而還算不錯了——修建商站堡壘。建設所需的資金已經預留了一部分,不足之處葡萄牙人同意暫時幫忙墊付,建筑材料等也全部從那些婆羅門商人處購買,人員都是從他們那里雇傭,以盡可能地節省成本——要知道,就連使用機器的成本都比使用低種姓印度人的成本高很多,那么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
而就在東岸人走后沒多久,1681年9月10日,正在錫蘭島南端加勒堡視察部隊的巴爾薩澤·伯特突然接到了前來貿易的印度商人的消息,得知東岸人大概在三個月前抵達了第烏島,并與葡萄牙總督塔沃拉進行了密談。隨后,與葡萄牙人關系素來不睦的阿拉伯商人發現東岸人開始大肆招募人員、采購建筑材料、興建城堡,似有在第烏島久居之意,因此便趁著前往東方進行貿易的機會,途徑加勒堡時告知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方面。
這些告密的商人,基本都是不滿葡萄牙人在拉杰普特地區所作所為的摩爾人,不過與宗教相對寬容地荷蘭人關系倒還不錯,生意也是做得飛起。相應的,荷蘭人與他們很多時候都會互相分享情報,這不,東岸人抵達第烏島并開始大興土木的事情很快便被他們告知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當然了,就算這會他們沒有巴巴地前來告密,這種事情其實也瞞不了多久,荷蘭人頂多是稍晚幾個月得到消息罷了,影響不大。
而巴爾薩澤·伯特得到消息后,第一反應就是這是葡萄牙人對錫蘭島丟失之事的報復!因為在最近的時候,素來好戰的巴爾薩澤·伯特剛剛糾集了一支規模相當不小的陸軍,通過海路攻打了被英國人控制的亭可馬里港。
在這場戰斗中,英國東印度公司、葡屬果阿殖民地(他們也派船派人助戰了)以及與他們合作的土人王國是一方,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德意志雇傭軍及從屬于他們的眾多馬來土兵是一方。戰斗的結果與如今各方的形勢是相稱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方大獲全勝,英格蘭人丟失了經營有些點頭的亭可馬里港,灰溜溜地被驅離了錫蘭島。
如今在島上,荷蘭人的對手可就只剩下已經被重創的土人王國了,相信徹底消滅其并掌控全島也只是個時間問題。達成了這么一個大勝,本來伯特將軍還是挺得意的,覺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洋的利益應該是得到了保證了,未來十年內應該都不會出現成氣候的挑戰者。可結果呢?今天一大早就聽到了東岸人悍然進入印度的消息,這令他簡直比吃了一場敗仗還要難過。
這并不是他杞人憂天,事實上這種標志性的事件意味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陸及東印度群島又面臨著一個新的競爭對手。而且,這個對手可不像葡萄牙、英格蘭那樣孱弱無比,他們在西印度洋擁有成熟的殖民地,能夠有力地支持他們在印度的擴張,就如同在東印度群島擁有穩固殖民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
巴爾薩澤·伯特也是在印度洋廝混了很多年的老人了,知道情況有些微妙起來的他沒有打算忽視這個消息。因此他立刻返回了自己的臥室,拿起紙筆就開始給巴達維亞方面寫信,要求他們立刻改變策略,不要再對東岸人執行可笑的綏靖政策了。就因為害怕東岸人封鎖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航線,而搞得自己束手束腳的,這種思想現在證明是極端不正確的,因為你給東岸人面子,東岸人卻不給你面子,那么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巴爾薩澤·伯特更是著重指出,這幾年東岸人或明或暗地支援福建王鄭氏,令他們在福爾摩沙島的事情上面給東印度公司找了很多的麻煩,且因為移民人口漸多的緣故,已經成為了東印度公司控制這座關鍵島嶼的一個重大威脅。
“看看東岸人給福建王的海軍建造的大型戰艦吧,他們只會是我們的敵人!”巴爾薩澤·伯特最后寫道:“我們應該給東岸人一個明確的回應,我認為在福爾摩沙島展開行動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寫完這份信件,伯特定定地想了想,便吩咐隨從將這封信帶去碼頭,打算讓一艘即將出發前往巴達維亞的船只帶走。至于他本人,則仔細琢磨起了如何在印度次大陸給葡萄牙人找找麻煩,順便也震懾一下東岸人,讓他們不要隨意挑戰東印度公司的利益。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