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受到最大損害的無疑就是西班牙人了。他們將弗朗什孔泰、洛林等地幾乎丟得一干二凈,賦稅重地南尼德蘭的統治區繼續縮小,西西里島也受到了法國軍隊的蹂躪,簡直慘得不能再慘。高文剛有時候都很奇怪,西班牙這個國家難道不懂得“韜光養晦”是什么意思嗎?整天不斷作死,不斷挑逗法國人,不斷被暴動,不斷丟失土地,簡直就是作死典范,弱智的代名詞。
而除了西班牙王國外,還有一些參戰國的利益受到了忽視。比如勃蘭登堡—普魯士王國,他們參與了大部分的戰爭,死傷了很多軍人,花費了很多金錢(荷蘭人提供的那點錢根本不夠花),結果居然也沒能收回西波美拉尼亞故土。德意志諸侯們因為戰爭沒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損失不大,再加上害怕路易十四的威脅,因此同樣反對議和。丹麥則因為未能如愿收復斯科訥故土而心懷不滿,對參與荷蘭人的同盟大為失望。
這三個國家,對荷蘭人只顧著自己的商業利益從而出賣盟友的行為十分憤怒,但面對著法國人的壓力只能打落牙齒活血吞。這個時候英國人趁機插足了進來,他們的使節在幾個國家的宮廷內連軸轉,獲得了很大的善意,其中就包括開放市場的好處,說起來也是蠶食了荷蘭人的商業利益以肥英國了,誰讓荷蘭人自己吃相實在太難看了呢?
而令東岸人有些意外驚喜的是,丹麥、瑞典、普魯士三國在增大英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的同時,也對東岸商品的進入持開放態度,給予了一個很公平的關稅水平,這使得其國內一些商人開始尋求東岸商品的代理權——尤其是瑞典這個國家,在荷蘭人撤去了大部分在銅、鐵冶煉及加工行業的投資后,他們國內本就充斥著大量來自東岸的優質鐵器,這次荷蘭與東岸交惡,兩國間貿易幾乎斷絕,瑞典人自然想方設法直接與東岸進行聯系,展開雙邊貿易,這既對自己有好處,同時也能慢慢擺脫荷蘭商人的鉗制。
高文剛沒有想到,這場戰爭中東岸人幾乎什么都沒做,竟然也能得到這么多好處,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因此很愉快地派了不少商務代表前往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和柏林,商談雙邊貿易事宜。雖然未來荷蘭商人肯定會在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的商業市場上掀起反撲,但目前能賺一會是一會,不是么?荷蘭人手指縫里漏下來的錢,不拿白不拿!
范博伊寧根對東岸人最近在波羅的海的小動作也洞若觀火。不過現在共和派都這副德行了,仰仗東岸之處甚多,自然沒興趣更沒精力在這時與東岸人展開商業競爭了。這些生意上的事情,還是等恢復三級議會議長職位,讓共和派在政府內的優勢地位更加明顯后再說吧,波羅的海近在咫尺,后花園似的,跑不出荷蘭人的手掌心。
“俄羅斯人正在慢慢崛起,商業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康拉德·范博伊寧根對高文剛宴請俄羅斯人有些驚訝,不過卻也沒有太多的不安,因為經營俄羅斯生意的多是奧蘭治派的傳統貴族們,這從商船基本是在霍倫、恩克赫伊曾等港口出發就能看得出來。
“事實上近些年我們、英格蘭人都在俄羅斯掙了不少錢。來自波蘭與俄羅斯的黑麥,更是在過去幾年內極大穩定了阿姆斯特丹的糧食市場,這一點就連普通市民都知道。而且,他們的人口非常多,但國家又很落后,對先進技術、商品的渴求程度非常高,你們與他們加深關系,當真是做了一筆好生意。不過謝謝了,高特使,正如你所說的,我覺得還是把自己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家人比較合適。與俄羅斯人的交往,以后會有機會的。”范博伊寧根又說道:“也許下一次的戰爭,當我們遇到瑞典或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麻煩時,邀請俄羅斯人參戰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
高文剛聞有些訝然,心中在評估著范博伊寧根這話有多少可信度。如果荷蘭人真的愿意花費一定的資源和代價幫助俄羅斯帝國的話,那么這將又是歐陸局勢的一大變數。要知道俄羅斯可以輕易動員20-30萬人的軍隊,不比法國人少,一旦浩浩蕩蕩西進的話,一定可以將包括波蘭、瑞典、普魯士在內的諸多國家嚇住,從而間接影響到這些國家的政策。
高文剛知道,荷蘭人有很大可能這么做!要知道,當初普魯士人就是因為瑞典不太聽話了而被荷蘭人慢慢扶持起來的(當然人家自己的努力也是一大主因),現在普魯士也有不聽話的苗頭了,那么再度扶持一個新的打手,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荷蘭人真的投入資源拉攏、收買俄羅斯的話,那么我們國家是不是也得加大投入呢?不然的話,這么多年在俄羅斯的投入所帶來的影響力,可就要被極大削弱了。”高文剛默默想著。之前他僅僅是禮貌性質地邀請范博伊寧根赴會,如今看來人家不來才正好,省得這幫俄羅斯人這么快就與荷蘭人搭上線,雖然他們來到阿姆斯特丹的目的本就不單純。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