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大陸國家,這種持續多年的穩定糧食生產,基本都會迎來人口的高增長和商業的繁榮,這種一般就是中國古代王朝所稱的“盛世”了。這個時候,人口的快速增長會抵消掉部分糧食的富裕,同時飼養家畜、釀酒等行為也會大量消耗糧食。不過在東岸,用消耗糧食的方法獲得肉類被證明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因為潘帕平原上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野牛提供了三百多萬東岸人民一輩子都吃不完的肉類,所以極大降低了糧食的消耗。
這樣一來,東岸糧食年年富余也就不奇怪了。說白了,就是種地的人太多,而土地肥力又高,多年來又沒大的自然災害,更無戰亂威脅,因此造就了現在的局面。下一步,就看政府如何疏導了,適當降低農業勞動者的比例——建國四十多年來,農業勞動者比例已從最初的80%降低到了現在的不足70%——讓更多的人投身建筑、航海、海外殖民等行當,但這種事情比較復雜,民眾也未必樂意,具體如何行動還是要再看看。
1月29日,結束了在下伊河縣的巡視后,戚汪平的專車再次啟動,向北進入了梅洛縣,并在梅洛鎮火車站暫停。這個火車站目前正在進行擴建,原因主要就是正處于修建中的北方鐵路未來就將在此和西北鐵路交匯。與此同時,位于橫塘縣、開遠縣交界處的某個被發現的超大型煤礦(百億噸級)的開采與生產業已經納入了議事日程,因此梅洛火車站是必須進行擴建了,否則可能無法承擔未來驟然加重的運輸任務。
戚汪平無意在這個地方多做停留,呼嘯的拉普拉塔之星列車當天下午就離開了梅洛火車站,然后跨過了東岸國內第一座鐵路橋梁,哐當哐當地開進了鐵嶺鎮,他此次西北鐵路之行的重點巡視區域。
鐵嶺縣政府、鐵嶺礦務局、鐵嶺特鋼等單位的干部已經提前好幾個小時等在鐵嶺火車站了。早在戚汪平的專列從梅洛站出發時,這邊就已經通過有線電報得知了那邊的消息,然后提前做好了準備,這不得不說有線電報網絡真的是國家生產力的倍增器,無論怎么拔高其作用都不為過。
戚汪平一下火車就來到了車站的餐廳,與前來匯報工作的諸位官員們一起吃了頓還算豐盛的晚餐。接下來他也沒挪步,直接就在餐廳內聽取了諸人的匯報,而第一個被他點名的就是鐵嶺煤鋼聯合體的諸位管理人員了。
這個所謂的煤鋼聯合體由鐵嶺特鋼廠、西部軋鋼廠、鐵嶺礦務局、鐵嶺鍋爐廠、第一重型機械廠等大型國有企業組成,生產包括碳鋼、合金鋼、鐵條、黃金、鐵軌、橋梁制件、建筑鋼材、鍍錫薄板(即馬口鐵)、蒸汽機組件及各型機械設備在內的工業制品,堪稱是華夏東岸共和國工業的心臟地帶,比起北邊的平安縣工業區規模也許沒那么大,但產品卻要更加關鍵,也難怪戚汪平第一步就召集了這些廠的頭頭腦腦們,聽取他們的匯報呢。
“錳鐵制品現在已經非常成熟,應用到了諸多行業之中。錳鋼現在也已經找到了最佳配比,開始進入到了規模化生產的過程當中,相信日后應用會越來越廣泛的。至少,咱們目前的蒸汽機氣缸在使用錳鋼為材料之后,強度是大大增強了,相對應的,在同樣的重量和體積下,蒸汽機能夠提供更大的輸出功率,這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非常巨大。”鐵嶺特鋼廠的廠長是第一個發的,這個家伙是個穿二代,最初在長山鐵礦工作,后來進了鐵嶺礦務局,住抓金礦的生產,成績斐然,因此后來升任了鐵嶺特鋼廠廠長。
鐵嶺特鋼廠是東岸唯一一家生產各類合金鋼的廠家。與北方規模巨大的平安鋼鐵廠主產各類鑄鐵、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有所不同的是,鐵嶺廠主產各類合金鋼,這從他們使用的是坩堝冶煉的方式提煉金屬就能看得出來了。
目前該廠的拳頭產品自然就是剛才提到的錳鋼了,此外還有一些鉛、鋅、錫、銅等金屬的冶煉生產,比如黃銅和青銅、鍍錫薄板(隨著罐頭食品產業的發展,這種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鉛管(船上用)、錫管(做軟管使用)等。
近年來,該廠開始研究起了鎳這種金屬。前年的時候,該廠一位工程師偶然間發現,在鎳里面加入錳之后,鎳會變得極為堅韌,且有良好的延展性,變得適合起了軋制加工。因此,在去年年中的時候,鐵嶺特鋼廠專門冶煉了一爐鎳錳合金,然后軋制出了一大塊薄板,最終運輸到石浦造幣廠生產出了一堆硬幣出來,打算取代東岸國內那些沉重且不實用的銅幣。
當然了,鎳的作用肯定并不止于此。現在鐵嶺特鋼廠的技術人員,就開始漸漸將目光投向了鎳鋼合金的身上。在錳鋼合金已經開始大行其道的當下,在鋼鐵里面加入鎳會有什么變化,這無疑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鐵嶺特鋼廠也將其作為了一個重要科研攻關項目,組織精兵強將進行了研究,相信在不遠的未來肯定會出成果的。
“我們廠現在產量最大的是錳鐵,第二大的就是銅了。這種金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近十年來需求開始成倍增長,因此我們專門建了個煉銅車間,現在已經能夠穩定工業化生產了。”鐵嶺廠的廠長在匯報完有關錳鋼的事情后,開始進入到第二部分,談起了幾乎已成該廠第二大利潤來源的銅的冶煉與加工。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