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五百二十六章 西南余暉

                第五百二十六章 西南余暉

                吳三桂今天已經六十多歲了,數十年戎馬生涯所積累下來的傷病,壯年時或可還能不當事,可在已經花甲之年的當下,卻折磨得他分外難受。

                人,不服老不行啊!

                吳三桂深深地嘆了口氣,在老仆的攙扶下坐到了餐桌前。今天的早餐一如既往,小菜、咸鴨蛋加米粥,非常清淡,但吳三桂卻很是喜歡,雷打不動地吃了幾十年,并且還逼著自己的兒女妻妾跟著一起“享用”了數十年,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人的支配欲。

                是的,即便已經是一身傷痛的暮年,但吳三桂仍然不放心自己的妻子、兒女乃至部將,他習慣掌控一切,指手畫腳,即便是已經明確作為他事業接班人的兒子吳應麟,他也頗不放心,什么事都要過問、什么事都要插手,讓人很是無語。

                如馬寶、夏國相、胡國柱之類的心腹手下,曾經不止一次地勸過吳三桂,是該放手讓實際上的繼承人吳應麟(吳應熊雖然是名義上的世子,但身處北京,無暇脫身,自不可托付平西王的基業)鍛煉鍛煉了。吳三桂一開始也是應允的,認為確實要給自己的繼承人以鍛煉的機會了,因此將他送上了d府知府的位置,正兒八經地當起了地方父母官。

                可誰知吳三桂老毛病不改,三天兩頭在d叫兒子過來述職,然后橫挑毛病豎挑刺的,搞得吳應麟戰戰兢兢,沮喪不已。后來更是什么事都事先請示,個人全無主見,這d府知府當得跟個傀儡似的,忒沒意思,政務能力的鍛煉更是無從談起,吃喝玩樂倒是跟下面人很是學了一套。

                吳氏父子兩人這般作態,當真是讓下面人好生失望,對自己投身的這個藩鎮的未來也起了諸多不確定感。一些“聰明人”為了日后考慮,開始私下里與外界勢力進行接觸,當然90%是與清廷暗通款曲,與順軍方面有所勾連的人是極少極少。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因為大順地不過三省、兵不過二三十萬人的緣故,在龐然大物般的清廷面前確實有些不夠看。相信若不是最近一年多順軍左營在夔州府一帶打得有聲有色,并獲取了一定的勝利的話,壓根就不會有人與他們進行聯絡的。

                “最近下面兒郎老是來和我哭訴乏錢,老夫是煩不勝煩。前些時日交給你辦的商事,現在如何了?有沒有眉目?”吳三桂這人商人家庭出身,幾十年來一直打打殺殺的,因此家里規矩倒也不算重,繁文縟節并不多,在與老臣老仆們非正式場合會面時,也不會稱孤道寡,隨和得很。

                吳三桂剛才說的所謂商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如今他靠著一個四川養了六七萬大軍(其實不止,在川北還有幾千滿洲大爺和三萬陜甘綠營需要協餉),前陣子還剛剛經歷了南征大戰。雖然成功擊敗了西營余孽,攻取了半個貴州,但算起賬來,其實是巨虧無比的貴州那個“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的窮鄉僻壤之地,即便搜刮得再好,又能得幾個錢呢?

                更別提,現在又多了一批倒向他的墻頭草土司,這些人在西南一帶頗有影響力,吳三桂為了拉攏他們,很是下了一番本錢,這些因素都疊加在一起的話,即便四川號稱天府之國,自古富庶,短期內也是吃不住的,吳三桂不可避免地感覺到了財政方面的緊張,因此他就把腦筋動到了商人頭上。

                而說到生意,以四川的地理位置來說,其實也就是與湖廣、云貴和陜甘三個方向的貿易了。其中,與云貴間的貿易其實沒什么好說的,量不大,品種也不多,川南更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因此多年來一直處于三條貿易線中的墊底位置;而與云貴間的貿易相比,四川通往陜甘的商路就要繁華許多了,西北所產的牲畜、皮革、羊毛等商品大量涌入川中,換取四川的茶葉、錦緞等特產商品,幾十年來一直很興盛,雙方都獲利頗多。

                不過,說起來或許有人會不信,四川與同屬清國治下的陜甘間的貿易額,竟然還不及與份屬敵國的湖廣間的貿易額!這說起來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細細所想,卻又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歷史上荊州本就是蜀地的最大貿易對象啊!

                “湖廣土布走俏于川中,咸寧之大布、長沙之棉布、衡陽之花布,行銷全蜀;江西之鞭炮業、制篾簍業、梳蓖業、金箔業、紙花業、雕刻業,湖北之錫器業、漆器業、養蜂業等等,蜂擁進川,年獲利巨多,賊之軍需,半仰賴于此”以上這段話是滿清朝廷的官員在經過多年調查之后得出的結論,從中可以看出,川楚間的貿易額確實相當不小,且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這進一步加深了滿清朝廷上下對吳三桂“其心可誅”的理解。

                而湖廣的商品在四川熱銷,反過來講,這些商人從四川返時,不可能什么都不帶空身去,事實上他們在四川大量采購特產商品,運湖廣銷售獲利。比如四川較為發達的制茶業、釀酒業、織綢業、榨油業、碾米業、紙傘業、蠟燭業、制鹽業等等,都是銷往湖廣的大宗商品,同樣為四川創造了不菲的收益。

                在以往的時候,這些生意基本是四川本地商人在經營著,規模多年以來一直是這個樣子。當然他們同樣也給吳三桂等四川實際統治者上稅乃至孝敬,吳三桂等人也一直沒什么意見。不過在戰爭打了四五年,經濟上面逐漸陷入困境之后,吳三桂這會可是迫切地想要發展商業了,說白了,就是想弄錢,好繼續武裝他的軍隊,繼續南征北戰。

                而吳三桂之所以像搞商業,除了他本身出身商人家庭之外,說起來其實也有東岸人的一絲助力在內呢。眾所周知,隨著東岸人快速崛起于中國東部沿海快三十年,這即便是再愚鈍的人,也開始研究他們的長處,想知道他們為什么能夠縱橫馳騁這么多年而始終沒有敗落。吳三桂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軍閥、四川的實際統治者,對東岸人其實也是一直抱關注態度的,對于他們的各種動向、傳聞、籍乃至其他一切訊息,他也都是在花費代價收集的。

                比如,他在通讀了一些花費重金收購來的流傳于寧波一帶的報紙和籍后,如今對于發展商業獲取資金的想法,已經比較認可了。因此,在派人仔細考察了四川的商業環境后,吳三桂打算重點發展制茶業、制鹽業和織綢業,然后通過出口至鄰近地區獲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