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的法國人看樣子是個貴族,他在觀察了下貝亨奧普佐姆城的輪廓、型制之后,果斷放棄了強攻的想法,轉而對與其通過一條小小的運河連通著的碼頭發起了試探性的攻擊。結果那幫瑞士人看起來還算有職業道德,雖然被訓練有素的法軍打得極為狼狽,但到底在貝亨奧普佐姆城墻下居高臨下支援的七八門火炮的配合下,將法國人的這次攻擊徹底瓦解,并成功地讓他們丟下了數十具尸體。
法國人的這個指揮官看樣子也是個“老司機”了,在看到強攻碼頭也會受到城頭炮火的夾擊之后,他心里明白,如果不想付出絕大代價的話,看起來是沒有攻取這座城市的機會了。只是他有一點想不通,那就是這里的荷蘭人為何有那么強的抵抗意志,難道不應該是無敵的法蘭西大軍一到,他們就束手繳械么?強如布雷達要塞,也不過只堅持了幾天時間罷了,法國人的傷亡甚至只有區區一千多人,微不足道。貝亨奧普佐姆這種小城,外無援兵的情況下,那些荷蘭人憑什么堅持到現在還不投降?這是最令他感到困惑的地方。
而就在法國人在城外糾結無比、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的時候,城內的楊亮少校,也才剛剛說服了弗蘭克·班寧繼續堅守下去的想法。要知道在此時的貝亨奧普佐姆,愿意向城外的法蘭西軍隊投降的人可不在少數,因為他們害怕堅決抵抗失敗后遭到法國人的報復,他們壓根不相信聯合省能夠抵擋得住法蘭西大軍,盡管北方的荷蘭、澤蘭、弗里斯蘭、格羅寧根等省的居民可能不太同意這個觀點,但南三省(其實南部是四省,因為包含荷屬布拉班特公國)的居民們對法國軍隊還是存在著深深的畏懼之感的。
不過好在剛才由第三混成營炮兵連官兵們發起的炮火急襲給了城內的荷蘭人一些信心,使得一些主戰派的意見更容易被中立人群所接受。再加上德高望重的拜恩牧師對信奉天主教的法國人十分厭惡,害怕貝亨奧普佐姆陷落后這里出現天主教堂,因此也支持弗蘭克·班寧將戰斗繼續進行下去的意見。
而在暫時統一思想之后,弗蘭克·班寧這廝總算也做了一些身為總指揮官該做的事情,比如親臨城頭鼓舞士氣、觀察敵情、制定計劃等等,同時也派出小船偷偷前往城外碼頭,與堅守在那兒的瑞士雇傭軍進行了交流,鼓勵他們堅持戰斗,不要輕易投降云云。
就這樣,整個貝亨奧普佐姆在東岸人的努力下,暫時遏制住了投降主義風潮,使得法國人幾次試探性攻擊都無功而返。甚至有一次因為離地太近,那位法軍貴族指揮官差點被來自城墻上的米尼彈擊中,這讓他嚇了一大跳,不禁聯想到了自己打獵時使用的長射程的線膛槍,心中暗自嘀咕這座小小的城市內怎么會有那么多把昂貴的線膛槍的。
仗打到這個份上,法國人也明白,貝亨奧普佐姆抵抗意志頑強,并不是他們這支規模僅僅在三千出頭的軍隊能夠攻克的。甚至于,他們連看起來存放著諸多物資的碼頭都攻不下來,因為那樣會遭到城頭上數量多達12門(第三混成營炮兵連也搬了四門火炮到這一側)的火炮的交叉火力的襲擊,傷亡明顯會很大,不值得強攻。
而既然做出了這個判斷,法國人也是光棍,直接就不打了,調頭繞過貝亨奧普佐姆,一路向北疾行而去,看樣子是去攻略北面的一些尚在荷蘭人之手的城鎮了。而一旦這些城鎮被攻克,那么多德雷赫特、代爾夫特、鹿特丹、海牙等荷蘭省的富裕城市就向法國人敞開了大門。不過楊亮對法國人如此果決也感到驚訝,難道這些自負的家伙算準了貝亨奧普佐姆城內的“荷蘭軍隊”不敢出擊截斷他們的后路么?
法蘭西軍隊的離去給了貝亨奧普佐姆城內的荷蘭軍民極大的士氣鼓舞,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在數量多達三千的法國軍隊面前幸存了下來。要知道在別的很多地方,別說三千名法國士兵了,就是三個騎兵都有可能繳獲一座城鎮的大門鑰匙,因此可見貝亨奧普佐姆城軍民們的“豐功偉績”,這簡直就是一片潰敗的噩耗中唯一的亮點啊!像弗蘭克·班寧這種名義上的守城最高指揮官,甚至都在考慮是不是找群圣路克行會的藝術家們來畫一組畫,記錄下他英勇偉岸的形象和面對法國人時堅毅果決的姿態。
楊亮對此很是無語,同時對渡過一劫也表示欣慰。在手頭只有兩千人的情況下,他成功地遏制住了荷蘭人的投降傾向,然后帶著兩幫不怎么給力的隊員在蒂雷納子爵西路偏師的夾縫中成功生存了下來。至于下一步何去何從,他也沒有更好的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實在不行的話,從碼頭那邊乘船渡過海峽撤到澤蘭省那里,相信也沒人能攔得住自己,只是這樣做比較難看罷了。
“還是先看看戰局發展再說吧。”站在城頭上眺望著遠方的楊亮心里想道:“現在綜合各方消息,法國人兵分三路進攻聯合省大體上是沒錯了,左翼這一路負責攻略林堡-布拉班特一帶,然后進擊到烏得勒支省,與中路的孔代親王的部隊匯合,最后一起進攻著名的烏得勒支要塞。與他們相比,布特維爾率領的右翼德意志軍團就要弱很多了,他們走的是北線,那里可是奧蘭治派勢力非常濃厚的地區呢,也是他們的傳統地盤,土地貴族、軍事貴族相當多,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干得過那些來自弗里斯蘭、格羅寧根等地的職業士兵。”
“不知道現在烏得勒支那邊的情形怎么樣了,如果這個核心要塞也被攻克,那么阿姆斯特丹的大門也就敞開了。德魯伊特爾在海上拼死作戰才阻止了幾萬英法聯軍登陸阿姆斯特丹的企圖,不要因為陸上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啊。當然從我們個人的角度來看,也希望荷蘭人在烏得勒支堅守得更久,因為只有這樣,那里才會吸引住蒂雷納、孔代的法軍主力精銳。不然的話,哪還有孤懸后方的我們這些人的活路?”楊亮最后又嘆了口氣,自自語道:“什么功績也沒有撈到結果就灰溜溜地渡海西逃到澤蘭省大后方,這是無法接受的,更也不是我楊某人的風格,希望戰局盡快明朗一些吧,目前這個局面太膈應人了。”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