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科手術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有個居民在集體勞作中手指被水泥預制板給砸爛了,然后巡回醫療隊的人要給他做手指截肢手術。這個手術其實在東岸也不少見了,這些年衛生系統不但通過大魚河醫科專門學校培養了大量的醫學人才,同時國內僅有的十六家醫院(其中十二家位于東部老資格的十二個縣,兩家分別隸屬于陸軍和海軍,一家隸屬于道教總會,一家是莫大帥夫婦私人投資的南鐵婦幼病院)也一起培養了相當數量的醫學人才,使得國內目前也已經可以適當地擴大一下醫療服務的范圍了,讓醫療不再僅僅是各種特權團體和有錢人的專享服務,尤其是這種在舊大陸除了戰場外便很少見的外科手術。
毋庸置疑的是,在東岸做手術可比在舊大陸要“享受”多了。因為東岸人這里沒有那種極端錯誤的醫學認知,比如此時流行在歐洲的生命力學說、體液學說等等;他們同樣不喜歡從木匠、剃頭匠里面招募外科手術醫生,因為這顯得很不夠專業,同時也很危險,他們更喜歡專門培養聯系過無數次的專業外科醫生,這從《病理解剖學》;最后,他們有專門設計、打制的手術器材(且器材的數量和種類也在慢慢增加),同樣也有嚴格的消毒程序,雖然有沒有效很難說就是了。
一般來說,在此時的全世界,做截肢手術時肢體的嚴重損傷或者壞疸的出現是主要適應癥。東岸醫生經過多年的練習——這種解剖尸體的行為無論是在歐洲還是東方,都是被社會輿論所嚴重不容的——如今在處理過程中已經學會在保存最多的軟組織時應切除更多的骨頭,使得皮膚能夠覆蓋骨頭,以便其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可形成一個能附著其上的可用的傷肢的殘端;東岸人同樣通過解剖了解到了更多的手術時的止血方法,比如血管結扎術等等,而不是使用傳統的沸油、烙鐵燒灼傷口以止血的方法,雖然這兩種手段東岸人也沒少用。
從以上兩點便可看出,大量的解剖練習對于一個外科醫生意味著什么。也只有通過大量的學習和練習,才能讓人充分了解到人體的構造,像舊大陸那樣招募剃頭匠和木匠充當外科醫生(一般都是兼職),那簡直就是一種胡鬧,在東岸是被嚴厲禁止的。
此外,作為一個軍國主義氛圍較為濃厚的國家,華夏東岸共和國的醫生們對于“戰爭創傷”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尤其是在火藥應用得日益廣泛后,戰爭開始為人們“提供”大量不同類型的損傷,即傷兵的傷口特征被極大改變了,以往積累的經驗很多時候再也不管用了,這令很多人一籌莫展。
比如,鉛彈和其他射彈穿透肌肉、粉碎骨骼并將異物植入傷口深處,隨之而來的感染便成了一個主要問題。東岸人對此的研究目前已經比較深入了,不像是舊大陸那樣仍然簡單地以“火藥毒”來認識。不過饒是如此,東岸人對于如何消毒及消除術后感染仍然是辦法缺缺,他們和舊大陸的人一樣對于感染束手無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進行消毒,同時用一些看起來還不錯的藥膏——比如英格蘭人發明的用蛋黃、玫瑰油和松脂調和而成的油膏,被東岸人重金求得,效果只能說一般般——對傷口進行處理,然后把一切交給老天,看各人的運氣!
高郭鄉這邊進行的手指截肢手術看起來還算比較順利,主刀醫生——一個看起來年輕得過分的家伙,這多多少少讓患者有些不安——順利切除了已被壓得血肉模糊、爛得不像樣子的壞肢,這才放下手術器械,讓助手們對傷口進行止血、消毒、涂抹油膏,最后捆扎繃帶。整個過程忙而不亂,所有人看起來都訓練有素,顯是平日里練習多了的緣故。
當然了,這種練習主要存在于學習期間,蓋因整個巡回醫療隊做手術的機會并不算多,他們平時做得最多的工作還是給國民們普及疾控知識、分發藥物、拔牙、處理傷口等等,在整個長達大半年的巡回過程中,他們僅僅是在南邊的伊瓜蘇縣于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給一位難產的孕婦做了剖腹產手術——這種高難度的手術的結果自然是悲劇性的,事實上華夏東岸共和國的醫療系統幾十年來尚未有成功的保證母親存活的剖腹產手術。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想改善東岸全國的醫療衛生狀況,單靠這種臨時性質的巡回醫療隊是沒什么用處的。東岸人真正要做的,還是要擴大醫院的數量、培養更多的醫務人員,全國才十六所大型醫院,簡直有辱執委會偉光正的形象嘛!要知道,全國目前可是有88個縣呢——在上個月剛剛成立了福興縣(第86個縣,下轄福興鎮、振華鄉、新建鄉、振東鄉、永井鄉、野蘆鄉,共六個定居點)、南勝縣(第87個縣,下轄南勝鎮、團蕩鄉、立秋鄉、板浦鄉、連成鄉、云臺鄉,共六個定居點)、新壩縣(第88個縣,下轄新壩鎮、花園鄉、燕尾鄉、里庫鄉、蘆堆集鄉,共五個定居點)——居然才只有十來個縣有正規的醫院,其他地方就只有一些小型醫務室、診所乃至在鄉郎中充門面,這簡直就是無法讓習慣了后世醫療密度的穿越者們無法接受嘛,雖然這個醫療體系整體上比起舊大陸國家已經好上太多了。
而要興建更多的醫院、培養更多的醫務人員,以東岸人那種精益求精、寧缺毋濫的態度,估計也不是短時間內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君不見,都幾十年了,他們也才粗粗建立起了一套看起來非常可憐的醫療系統、兩家規模勉強算是尚可的國營制藥廠(北方制藥廠和巴西制藥廠)、一所專門的醫科學校(當然也不能忘了兵團堡也在培養醫學人才)、兩家療養院、兩家醫學研究所(南鐵病理研究院和首都醫學研究院),生產了那么幾十種藥物,但面對整個社會的需求,還是遠遠不足的。要知道,現在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可已經是一個擁有二三百萬人口的“大國”了呢,且隨著中產階級的日益增多,渡過了溫飽階段的他們,必然會提出更高的醫療服務的要求——這如何應對,可就要看醫療衛生系統的官僚們了。
徐宇等人沒有過去打擾正在屋里給下一位患者做手術——這次是非常簡單的拔牙手術——的醫務工作者們,而是徑自策馬向前,朝位于巴拉那河畔的小型內河碼頭擴建項目的建設工地馳去,那里可是如今北寧地區西半部諸多定居點的對外交通生命線呢,每次徐宇來視察第一站都是這里。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