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廖得功就有些火大了,只聽他轉身看向遠方的地平線,說到:“究其原因,還是韃子對我們的騷擾太過‘得力’了,得力到極大影響了我們的糧食生產!移民跑散了不少不說,快要收獲的麥田也被人放火毀掉了不少,真是豈有此理!今年,移民比去年更多,丹東、寬甸二縣,安置的山*東西四府災民已逾八萬,再加上陸續購地而來的數千寧波府移民,這人數破九萬是頃刻間的事情。這樣的人口規模,我不想再看到如同去年那種層出不窮的所謂治安事件了!清軍的騷擾,必須得到遏制,你們必須給我想出辦法來!”
聽到廖得功這么說,大家都只能面面相覷。說實話,他們在遼東做得已經足夠好了,去年那么艱難的局面,在精銳的第七混成營和大部分騎兵撤回山*東駐防后,他們僅僅靠一個挺身隊步兵大隊、半個騎兵大隊、從阿穆爾河借調來的黑龍江保安團兩千余兵,就大體維持住了丹東縣的墾荒大局,使其沒有遭到清軍游騎的過分破壞,后來甚至還開拓出了寬甸縣這第二個墾荒分基地,功勞可以說是相當大的。
至于說總數不過數千的人員死傷(多為墾荒災民),以及種子、農具、牲畜、物資方面的損失,在如此大的墾荒規模之下,已經真的非常不錯了,奈何上峰要求太高、太高啊!
不過要求高又能如何呢,現在大家都在傳聞廖得功即將正式就任登萊開拓隊下轄的遼東戰區司令一職,職務也將被正式提升為少校,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種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他心目中留下壞印象的,蓋因其日后保不齊就能爬上陸軍系統的某個高層職位,得罪了他豈不是會死得很難看?
“長官,要對付清軍的襲擾燒殺活動,必須斷絕其游擊馬隊的物資來源。如此,對鳳凰城等近在咫尺的清軍據點的攻擊就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了。”一名中年謝頂的中尉軍官上前說道:“據憲兵隊的情報,去年下半年有不下三千名綠營兵士從沈陽開來,屯駐在鳳凰城內外,有當地兩千余八旗士兵一起,成為拱衛鳳凰城的主要軍事力量。這五千人的軍力,進去或稍嫌不足,但防守卻已綽綽有余,尤其是那三千漢軍綠營,絕大多數是火槍兵,且裝備了十余門大小火炮,火力也是相當兇猛的,山*東新軍第四師展開的試探性攻擊遭到失敗就是因為低估了對方的火力。因此,想要拔除鳳凰城,非得調集大軍猛攻不可,且作為主力的第七混成營必須到場,否則又可能會打成一場爛仗。”
攻克鳳凰城,打開在遼東的活動空間是廖得功等人的既定計劃,只不過那原本是要數年后才會推行的罷了。但是如今看來清軍對遼東墾荒集團的騷擾十分瘋狂,已到了不惜代價的地步,給東岸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因此,適時拔掉鳳凰城這么一個抵在自己柔軟腹部的尖刀,就顯得越來越迫切了,只是正如中尉下屬剛才說的,這需要調集第七混成營、騎兵聯隊、挺身隊主力等精銳,否則可能攻不破戰斗力越來越強、戰法越來越革新的清軍,但這卻不是他廖得功能做決定的了,還得看他那個就任登萊開拓隊隊長職務的本家。
而一旦攻克鳳凰城等前線據點,在遼東的移民、墾荒站穩腳跟,那么接下來就是慢慢向遼西滲透了,且屆時北滿方面也會逐漸南下殖民,共同擠壓清軍在東北的勢力。這個時間節點大概在十五年后,也就是歷史上準噶爾東進,給滿清造成極大麻煩的時候,當然在這個時空時間可能會提前也說不定。
準噶爾東進,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一個重大事件,東岸人的歷史知識即便再差,也是知曉這一史實的。史實上葛爾丹對于統一蒙古、進窺漢地十分執著,可謂是將蒙古看做自己統治基礎的滿清朝廷的生死大敵,因此雙方之間注定是不死不休的,對準噶爾的軍事行動勢必也將消耗滿清極大的國力——要知道,準噶爾這個信奉喇嘛教的蒙古政權可不是什么軟柿子,人家是橫跨蒙古、西域、青藏、中亞的大游牧帝國,戰斗力還十分強勁——這便是東岸人的機會了,即在滿清與準噶爾進行生死搏殺、無暇他顧的時候,東岸人可以在遼東跑馬圈地,以閃電般的速度進占盡可能多的地盤。而在這個時候,十多年前在遼東墾荒打下的基礎就成了支撐東岸人如此規模行動的物質源泉,所以說,東岸人在遼東其實是有長遠計劃的,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打到哪算哪,雖然這個計劃目前還僅僅只是在梁向儉、廖逍遙、江志清、魏博秋等穿越眾高官當中口口相傳。
與遼東計劃同時進行的,其實還有以萊州一些南北流向的河流為基礎的數道軍事防線,這個計劃目前已經在推行了,利用從西四府逃來的地震災民開挖、疏浚膠萊新河就是步驟之一,未來可能還有一連串的堡壘、炮臺建設,目的是在那兒修建一道鋼鐵防線,以抵御統一中國大陸的政權可能有的攻擊。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以如今的大陸局勢看來,隨著各方政權軍事現代化的步伐開始啟動,未來東岸若不在遠東大規模增兵的話(比如調遣至少六個以上的裝備了米尼槍和大量火炮的主力混成營),將會越來越失去對大陸局勢的控制,萬一最終某個軍閥脫穎而出統一大陸的話,那么勢必要與東岸談核心的寧波與登萊問題,那么屆時一場血戰就很難避免了,故提前做好準備也是必須的——面對著數量可能多達數十萬的開國軍隊,東岸人除非在南美本土也進行全面的軍事動員,并且就近在朝鮮、黑水建立軍工生產基地,不然是很難長期與中國人對峙的,因為經濟上的負擔實在太大!
“調集大軍猛攻鳳凰城的事情,短期內是不可行了。今年我們在萊州擴張了不少地盤,第七混成營、挺身隊各大隊、騎兵聯隊都有要務在身,須要防守各個節點,一時間內不克分身。遼東墾荒的安全,更多的還是得靠我們自己,唉!”說到這里,廖得功對于手頭合用的兵力太少感到頗為遺憾。他總覺得,在順軍、清軍乃至明軍實力都有所增強的當下,東岸人也是時候適當補強手頭各支兵馬的戰斗力了,不然的話,未來恐怕會有些力不從心啊!(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