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岸人的這種獨占西班牙的態度,肯定是不受歐洲各國歡迎的。即便是現在與他們比較友好的聯合省,因為利益關系,也必然會反對東岸人的這種吃獨食的行為。但目前看起來東岸人獨占西班牙的意圖相當之明顯、態度相當之堅決,哪怕為此訴諸武力都在所不惜,故還沒擦干凈自己屁股的西歐各國暫時也沒空來理東岸,倒讓東岸這個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西班牙的滲透,在西班牙國內培養出了諸如巴爾博亞等一批主張與東岸合作的伊達爾戈。
熱那*亞人不是傻子,相反他們都是一群精明的生意人,自然看得明白華夏東岸共和國這些年來對西班牙越來越強的影響力。因此,在他們看來,東岸人對卡洛斯國王的病情應當是極大關心的——事實上也差不多如此——他們最想要的大概就是維持現狀,即卡洛斯國王恢復健康,繼續統治名下龐大的領地,暫時斷了法國人的念頭,使得東岸共和國能夠繼續獨享西班牙巨大市場的利益。
因此,他問李晴卡洛斯國王的病情如何,李晴回答沒問題,阿萊桑德羅還是有些不太相信的,畢竟東岸也是利益相關方,不對他說實話也是正常。不過,阿萊桑德羅也沒對這個問題深究,因為沒有意義,故在就此隨便聊了一會后,他便明智地將話題轉向了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克里米亞汗國的格萊大汗前次前往了韃靼壕溝,親自參與安放了一門18磅重型火炮。至此,這道堅固的防線也終于成型了,不管別處怎么樣,至少這半島本身是安全了,除非敵人能從海上進行攻擊。大汗本人對貴國的火炮和工程建設技術贊不絕口,表示今后將繼續加深與貴國的合作,想想還真是令人羨慕呢。”
意大利人羨慕的是東岸對克里米亞汗國的超卓影響力,羨慕東岸人通過奴隸貿易、黑海貿易將克里米亞人牢牢地吸引在自己身側。更有甚者,如今意大利不少邦國賴以生存的谷物來源,就很很大一部分——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勢——來自克里米亞汗國,而這也是當然由東岸人穿針引線所促成的。
東岸人的這個舉措,好處可謂非常之多。其一就是極大改善了克里米亞汗國的財務狀況,培養了其國內一批商人和種植園主階層,這個階層的存在對于汗國未來可能的進化與發展極為重要,當然這更是使自己從沉重的奴隸貿易枷鎖中解脫了出來;其二,意大利半島素來缺糧,東岸人在將克里米亞糧食介紹到意大利地區后,又通過糧食這個紐帶間接影響到了意大利地區的一些邦國,這對于自己未來在地中海獲取利益極為關鍵。就比如這次西法戰爭,東岸人親自上門勸說熱那*亞資本給西班牙王室貸款(熱那*亞人一開始比較優勢,因為40年前他們剛被西班牙王室坑了一把,損失慘重),以支持他們與法國人進行戰爭,以熱那*亞為首的意大利資本最后應允此事,除了他們對路易十四的擔憂與恐懼之外,難道真的沒有糧食這個因素的影響嗎?
這么一算起來,克里米亞汗國雖然是奧斯曼的附庸國(當然也算是自由度最高的一個附庸國了),但從某種程度上而,東岸人對其大汗的影響力恐怕絲毫不遜色于奧斯曼蘇丹。克里米亞這個景況,牽強點說是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勢力范圍,也不能算多夸張了。
西頭是西班牙,東頭是奧斯曼和克里米亞,這基本都是東岸人的盟友或準盟友,再加上中間的意大利半島上的絕大部分勢力對東岸持中立偏友好的態度,在西班牙、法蘭西、聯合省、英格蘭撕逼撕成一片的時候,東岸人已經悄然在地中海經營起了偌大的勢力。未來在這個“大澡盆子”里,崛起的歐洲諸國海軍估計還有的與東岸人相爭呢,畢竟誰也不想放棄地中海貿易這塊大肥肉。正在崛起路上的法蘭西海軍,屆時會因為利益和一雪前恥的雙重因素,而選擇在地中海挑戰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利益,進而導致全面戰爭嗎?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在送走多利亞家族的人后,李晴又與西班牙特使巴爾博亞仔細商討了一番談判細節,訂立了一下攻守同盟,然后才讓西班牙談判使節代表團前往了亞琛。至于說東岸人為何不去亞琛參與談判,這個事情說起來又得扯上路易十四了,因為東岸海軍在法蘭西沿海的肆無忌憚的活動,使得這位憤怒的君王拒絕東岸參與進這場由荷蘭人主持的調停行動之中。
李晴對此表示無所謂,因為法國人估計馬上就會后悔的。和平談判缺少了東岸人的參與,你還談個鳥的和平!別說現在西班牙不會與你單獨媾和,就說即便西班牙慫了,與你單獨簽署和平協議了,那又如何?你能趕走在你外海活動的我國海軍嗎?答案恐怕是顯而易見的!
1668年8月15日,李晴一邊遣人密切關注亞琛和談的具體消息,一邊動身前往了海牙,與德維特議長就聯合省陸軍軍購合同的落實展開了進一步的磋商與確認。這種武裝一整個國家的陸軍的大生意,可是事關東岸國內諸多工廠的生存,不得不慎重,特別是在東岸軍工產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的當口。(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