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貿易命脈

                第三百四十五章 貿易命脈

                在白玉堂這邊得到了還算是滿意的答復后,克里維茨男爵便沒在這兒多進行耽擱。在船只補給保養完畢,并且手下人也將隨船攜帶來的各類物資和奴隸與東岸人交割清楚后,他們拿回了一疊西北墾殖銀行的支票,然后又承接了一單幫東岸商人往東方縣運輸木材的生意,便匆忙順流而下了。

                2月28日,他們在東方港交接完木材之后,又運輸了一批軍資器械、罐頭食品、生產工具之類的物品,南下到了鹽城港,這些貨物都是鹽城港這邊的商人訂購的,而庫爾蘭人所需要的藥品、勞動工具、機械零部件、武器彈藥什么的,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也將在這邊的國營百貨商店進行采購,而且價格也將比市面上低個半成左右,畢竟是老主顧、大客戶了嘛,給些優惠也正常,更何況新庫爾蘭這么多年其實一直也是在為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利益而服務的。

                克里維茨男爵為新庫爾蘭采購的商品多種多樣,幾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顆鐵釘,大到一臺水力機床、一門大口徑火炮。而除了這些生活必需品、生產資料之外,隨著新庫爾蘭殖民地貿易的越來越繁榮,當地殖民者的富裕程度越來越高,如今這些人對許多產自東岸的特產商品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比如海雕鐘表廠出產的各式鐘表、比如產自新華夏島的香水、比如一些有名的酒類、比如一些漂亮的錦緞和絹綢。

                尤其是這最后一項,庫爾蘭人甚至去年就知會東岸方面的一些商人,通過他們下定金定制了一批特制絹綢制品,總金額甚至達到了兩萬多元,由此可見這些庫爾蘭人的驚人購買力。而到了今年這會,當克里維茨男爵率人來到鹽城港時,他們除了帶回往年訂購完成的絹綢制品外,又下單新訂了一批,并且將訂單要求詳細告訴了承攬他們生意的商人,比如有的要求繡圣母瑪利亞圖像,有的則要求繡自己家鄉的某個景物等等。

                除此之外,他們還花錢大肆采購了一些普通的絹布、綢布、絲麻混紡布、絲綿混紡布等等,這是要帶回新庫爾蘭發賣的。因為隨著大量來自巴西的“新教徒”手工業者的加入,新庫爾蘭的裁縫數量得到了極大補充,因此現在很多當地的中產階級——比如軍官、監工頭子、小商人、小文職官員、高級技工、貴族的跟班仆役等等——甚至普通富裕白人自耕農,都可以通過裁縫定制衣服了,而他們選擇的材料無疑就是東岸生產的各類絲織品,這直接體現了他們的富庶程度。

                而新庫爾蘭的這種建立在熱帶商品貿易基礎上的經濟繁榮,對舊大陸很多窮苦無依的人或飽受戰亂之苦的人來說,還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至少,在瑞典和波蘭人壓榨下生活日漸困苦的立窩尼亞人有不少跑到了新庫爾蘭,畢竟那里的人很多與他們同宗同族,語、風速、習慣都極大相似,去那里能夠很快融入環境。另外,近些年來與新庫爾蘭貿易越來越頻繁的意大利地區——尤其是人口過剩較為嚴重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也有少許人移民至新庫爾蘭,且在近年來呈越來越多的上升趨勢,去年(1667年)一年已經有了六七百個南意大利人通過各種渠道移民至新庫爾蘭,只不過他們缺乏專業技能,口袋里也沒錢,故多是充當農民或普通力工,甚至還有契約奴的,總之是社會底層的存在,當然其地位比黑人或混血黑人還是要高上很多的。

                或許有人會問,意大利地區的絲織業也很出名,至今還在大量出口西班牙、聯合省、法蘭西和英格蘭,

                那么庫爾蘭人為何不向他們購買呢?要知道,意大利商人在本土及法國南部種桑養蠶,紡織工廠也設在那邊,其原材料成本是比需要從波斯、中國進口的東岸人便宜不少(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在向東岸出口河內生絲、印度生絲),那么為何這些人還要從東岸購買此類紡織品呢?

                這其實也不能理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新庫爾蘭殖民地的存在完全就是靠與東岸的貿易撐起來的,雖然他們現在擴大了市場,不再單單吊在東岸一棵樹上,但仍然無法擺脫對東岸人的依賴,因此能從東岸買東西就在東岸買,這也是一種變相的輸誠,聰明人都懂。

                另外一個原因自然是出于經濟方面了,你真以為東岸人的絲織成品價格比意大利人的貴么?要知道,從地中海萬里迢迢運輸絲織品過來,這運費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除非庫爾蘭人的商船從本土波羅斯海駛來,中途拐向西地中海,不然光這運費一條就足以低調意大利人很大程度上的成本優勢了。

                其次,這些年來東岸人絲織技術上的革新也是一日千里。以國內最大的絲織企業羅洽紡織廠為例,該廠近些年通過各個技改項目(前后投入了五六萬元的資金),對繅絲設備(解開蠶繭的設備,有時東岸也會進口蠶繭)進行了改進,使用最新的水蒸氣繅絲技術、最新的導絲動程技術,使得東岸加工過的生絲品質優良,用來織布的話也是賣相頗佳;東岸人當然也對捻絲設備進行了改進,當然這種改變主要是材料上的,比如原本的木質輪部被改成了鑄鐵部件,粗制鍛鐵錠子被改成了車制鋼錠,軸承也采用了更先進的錳鐵軸承,在這些改進技術的共同作用下,東岸捻絲機的效率獲得了極大的提升,目前其錠子轉速經過多年改進,已由最初的每分鐘八百轉提升到了三千轉,光這一項生產效率就不知道比意大利佬、法國佬們強了多少。

                而說道紡織方面的技術進步的話,就不能不提到某種改進提花機的發明。提花機之所以會被改進、發明出來,主要還是為了在絲織業上得到大規模的應用。這種提花機比歐洲、東方現有的設備多了頂針、拉鉤、梳子(相互連在一起的一系列梳子)、多孔轉筒等設計,多了很多功能、提高了不少效率,目前已在羅洽紡織廠得到了大規模的應有。

                據說工程技術研究院目前還在對這種提花機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因為他們覺得這種設備似乎還有不少的改進空間,以使得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由機器來完成——目前的提花機雖然已經比舊大陸的先進了很多了,但仍然需要提花工操作通絲,這無疑是極大影響了效率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想對現有的這種被命名為“羅洽-1667”的提花機進行技改,期望在未來拿出一種更先進的設備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