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牛郎星”、“織女星”號輕巡洋艦就護衛了數量多達八艘的運輸船,慢慢駛近了剛剛設立的交河港,即后世巴西的塞古魯港,也是此時華夏東岸共和國的最北境。交河港目前大概安置了兩千移民,其中約一半來自廣州、惠州、潮州等地,蓋因其適應熱帶地區氣候是也,另外一半就比較雜了,既有國內出生的二代國民,也有淮安府移民,更有轉正的非國民。各地居民四方雜處,利用葡萄牙人遺留下來的城鎮,于蠻荒中披荊斬棘,打算在此開辟出一個北方重鎮出來。
毫無疑問,交河港在目前將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以森林工業為主,即將大量優質木材采伐加工后,輸往南方東岸大草原的核心領土,然后從那里采購各類商品,以滿足本地的生產生活消費。與交河港類似的還有幾個鄉鎮,分別是位于后世卡拉伊瓦小鎮附近的碎葉鄉、位于后世庫穆魯沙蒂巴小城附近的孤舒鄉、位于后世阿爾科巴薩城附近的疏勒鄉,位于后世卡拉韋拉斯城附近的高昌鄉,以及位于后世穆庫里小城附近的玄池鄉。
上述新設定居點加上交河港一共六個鄉鎮,幾乎將這一片森林密布的海岸線都給包圓了。相信等人員、設備就位,碼頭等基礎設施也大為改善后,這里又將崛起為一個新的森林工業基地,與南邊的順化、北寧、昌化等地的森工企業展開激烈的競爭,以爭奪如今容量越來越大的國內木材市場——當然他們同時也得面對南鐵進口的秘魯熱帶大木、新華夏木材、自由邦橡木以及新庫爾蘭木材的競爭,總的來說還是相當不容易的。
兩艘星級輕巡洋艦護衛的運輸船,在路途中給上述幾個鄉鎮送了一批補給品后,此時紛紛停靠在交河港內,將最后一批貨物以及約五百名隸屬于“奉國*軍”的新兵(多來自俄羅斯、意大利和奧斯曼)送上了岸。
火槍、大炮、軍刀、彈藥包、藥品、繃帶、桶裝炸藥等一應軍資,罐頭食品、巧克力、烈酒、腌肉、咸魚、奶酪、火腿等一應補給品,外交一些畢業自大魚河醫科專門學校的醫生,將構成此次出兵法蘭西的后勤補給的重要內容,東岸人有理由相信,這種程度的后勤保障,是此時舊大陸各國短期內所無法追上的,他們有這個自信!
新登陸的這些人將與之前已經抵達的各路人馬一起,在地處熱帶的交河港進行適應性訓練,等待戰爭爆發后乘船北上加勒比海,以雷霆掃穴之勢,一舉攻奪法國人的幾個海外殖民據點,履行對西班牙王國的軍事同盟義務。
交河港之前已經有差不多七八百名來自舊大陸的戰俘在整訓了,他們使用的還是老式的32-丙式燧發步槍,戰法也是老套路,目前由陸軍上尉藍飛及其副手南次郎、鄭大林二人統率——藍飛之前已從軍管委員任上卸職,再度返回陸軍系統奮斗,在二代青年軍官中也算是核心人物之一了,與楊亮、郭漢東、毛君等人有一時瑜亮之稱。
一千幾百名(不知出征時還能剩下幾人……)奉國*軍官兵,外加若干正規軍部隊,如果配以大量重武器的話,差不多能夠橫掃法屬圣多明各、馬提尼克、圣克里斯多夫、法屬圭亞那、法屬南非、魁北克等所有法國海外殖民地了,對此藍飛上尉沒有絲毫懷疑。
雖然法國人一貫以來就不怎么重視海洋,以大陸國家自居,但若是上述海外殖民地被東岸人一一拔掉,也真的會讓他們肉痛很久了,這可都是多年殖民的成果呢,結果卻被毀于一場出乎意料的戰爭之中,法國人知道真相后會不會欲哭無淚呢。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海外貿易愈來愈盛行的大爭之世,你殖民海外的步伐一旦被遏止,那么從頭再來的成本是相當高的,而且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更會被競爭對手們遠遠甩在身后,正所謂一步慢步步慢,后果極其不可預料。對于這一點,路易十四和法國的政治家們也不是不了解,畢竟從黎塞留時代就開始以政府補貼的形式支持航海的法國人又不是笨蛋!
幾艘運輸船卸完貨后,又在本地碼頭上裝載了大批圓木——幾乎是交河港一帶唯一的出口商品了——然后便獨自返回首都東方港了,至于兩艘星級輕巡洋艦,則將繼續北上前往特立尼達島,在那里進行集結和適應性訓練,為接下來下一階段(不出意外的話是1667年下半年)的作戰行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而在這些船只離開后,躊躇滿志的藍飛上尉——此戰預計將由他擔任前敵總指揮,這很可能是一次同時指揮數千人戰斗的“大場面”,在東岸陸軍系統中屬于非常難得的機會——立刻在副手和下屬們的幫助下,對新來的奉國*軍進行編組,然后展開為期半年的強化訓練。這些人之前多多少少都有過一些軍事戰斗經驗,但出于種種原因可能不太符合東岸陸軍部的要求,因此急需進行整訓,熟悉新式戰法,以期在戰爭爆發后能夠有相對不錯的表現。(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