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我們還得停靠拉包爾港,老安,別忘了我們的目的地是寧波府黑水港,這次我們不走南太平洋移民航線。”另外一位年長的水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話說如今澳洲的兩個定居點的人口也相當不少了,雖然經濟上依舊苦逼,但依靠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對荷貿易——即向荷蘭東印度公司出口海產品、小麥、奶酪、黃油、火腿、葡萄酒、啤酒、橄欖油等食品——他們的經濟收入有了不小的增長,尤其是充當對荷貿易第一線的孤山縣,百姓收入更是大增,這從他們能夠進口香料、蔗糖、煙草、干果等“奢侈品”就很能看得出來了。
而澳洲這個大洋經濟核心環節的發展,自然也會相應地帶動起拉包爾、大溪地等南太平洋島嶼經濟的發展了,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事情。只不過,任憑澳洲開拓隊隊長王炎再怎么嘔心瀝血、輾轉騰挪,就這么一個幾萬人口的所謂大洋經濟圈,要想真正地走上正軌并大放異彩,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呢,或許他王某人一輩子都難以見到了吧。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已經卸任的前執委會主席強全勝,目前已遣人帶著雇傭來的百來名非國民勞務工及一批西班牙雇傭軍保鏢,來到了位于后世塔斯馬尼亞島朗塞斯頓市的位置,打算在此修建一個莊園式的定居點,以供他強某人養老——執委會下屬機構、卸任主席尊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穿二代揚杰秉承著執委會的意志,到此來監督這個村落的設立,順便看看有沒有設立定居點的可能。,
畢竟,強主席私人出資在此修建碼頭、部分房屋和一個大型莊園,還雇傭了不少移民至此,極端摳門的執委會諸公打算借此東風,干脆在此設立一個定居點算了,規模也不需要太大,幾百人足矣,既能開疆拓土,還能省下不少錢,何樂而不為呢?據說,澳洲開拓隊隊長王炎對此非常贊成,并拍著胸脯表示金山、孤山二縣將派出部分人丁、民兵幫助強主席建設新家園,因為上頭已經打算把這個被命名為紫諳鄉的小型定居點交給澳洲開拓隊管轄了,這如何能不令他激動呢?
不過,王炎很可能有些過于樂觀了,因為執委會很顯然不會往塔斯馬尼亞島上傾注太過龐大的資源。先不說這里如何荒涼偏僻了,單憑鄰近的金山海峽(即巴斯海峽)那惡劣的海況,就使得任何試圖前往塔斯馬尼亞島的舉動都變得較為危險,這些年來沉沒在海峽內的東岸船只可也不是少數了。因此,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面積達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大島,注定是要在孤獨與封閉中緩慢發展了,一年能有一兩個船次的商船給全島定居者們拉來一些生活必需品,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大型機帆貨船在金華修船廠維修、保養完畢后,便拉上了一些蔗糖、煙草、干果、咸魚、黑珍珠等商品,然后繼續向西,經三十余天的航行,于12月18日停靠在了如今人口已相當不少的拉包爾港,同時也是華夏東岸共和國在后世新幾內亞島附近的唯一一個殖民點。
船只停靠在這里后照例是維護保養,同時水手們也加緊把船艙里的貨物搬出來與國營百貨商店交割,順便再采購一些熱帶特產拉去寧波、登萊、黑水銷售,而這也是他們這類船只的老慣例了。不過,這次或許有些不同,因為當他們一停靠在碼頭上的時候,拉包爾管委會的諸位委員們便找了過來,讓他們立刻將所有不必要的貨物就地儲放在拉包爾港的貨棧內,然后在碼頭上裝載“至少九百噸芋頭和稻米”——這也是島上谷倉內存糧的相當一部分了——前往登萊地區,因為那里正鬧著嚴重的旱災,收羅了很多災民的登萊開拓隊已經有些不堪重負,糧食壓力極大,故急需動用一切手段搜刮糧食救濟那邊。
機帆船船長對此表示有些為難,因為他們船上的很多貨物是需要拉到遠東地區銷售變現后,用來支付部分移民費用的——直白地說,就是山東新軍第一師、第二師尚有部分官兵、家屬滯留在濟州島未歸,他們這艘船需要將貨物到遠東變賣后,再拿貨款就地采購各類食品、被服、補給品,然后將這些人通過南太平洋移民航線運回本土。這會如果按照拉包爾港管委員官員們的要求拉滿滿一船的糧食前往山東,那么他們哪來的資金將移民們運回本土?更何況他們船上還裝載了許多黑水地區訂購的機械(本土淘汰的舊機器)、武器彈藥、藥品工具等戰略物資呢,怎么能輕易丟在半途呢?那樣如果被交通部、移民部的官老爺們知曉的話,他們全船都要接受質詢,他這個船長更是要被調查,那樣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不過,拉包爾港管委會上下的態度也非常堅決,他們一致認為人命關天,山東災民們清廷管不好,但東岸人有義務讓他們不至于餓死,畢竟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隨后,不等這艘機帆船的船長、水手們反應過來,拉包爾港務局局長便指揮大批美拉尼西亞碼頭力工們,將船艙內的大批“無用的貨物”都卸了下來,然后一一存進貨棧妥善保管,讓人無奈得很。隨后,這些身材黝黑的苦力們又在棍棒的鞭策下,將一袋袋的稻米、芋頭、大薯等食物送上了船艙,總計超過了九百噸,幾乎稱得上是滿載了,為此甚至還不惜拋掉了許多壓艙石,這或許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如今山東災荒程度的嚴重。
12月19日一大早,吃完早飯的水手們也沒在拉包爾港多在停留,在開動蒸汽推進系統出了港后,他們便揚起了風帆,然后調整帆桁直朝北方航去。一路上運氣還算不錯,雖然風向不利(這導致半途就不得不降了不少面帆),但他們依舊依靠著蒸汽動力系統、洋流及部分側風,于1666年1月底駛抵了登萊地區,因煙臺港此時封凍,故他們在膠州要塞附近靠港,將大批堪稱救命的糧食送到了岸上。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