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否生病往往并不全部取決于體質和生理的差異,也不是空氣中含有什么有毒的‘瘴氣’,而是‘有毒的病菌’導致我們生病,因為這些病菌損害了我們的臟器。”北寧縣政府斜對面的大禮堂(原天主教堂)內,面對著來自全地區各個系統的干部們,被請來講課的邵元義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語做著衛生科普和疾控宣傳。
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衛生部、國家開拓總局雙雙撥款,定期培訓、考核,務必要全地區的干部們都對疾病有一個粗略的概念和了解,進而能夠更好地展開衛生疾控工作——這可不是開玩笑,在北寧地區這么一個緯度相對較低的地區,如果不對新來的移民進行普及性的衛生教育,那簡直就是在拿人的生命開玩笑,而在教導拓荒者們衛生知識之前,各地的干部們自然首先要自己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了,因此便有了邵元義的科普課。
“我們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很多人都知道野外有些地方較之其他地方更危險。比如居住地靠近沼澤和小溪的人尤其易感瘧疾,帶有斑疹的低熱(斑疹傷寒)常常感染居住在人口過分密集地區的人群,如監獄、軍營、海船、工廠等等。但要知道,導致這些疾病的并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由腐敗的動物尸體、食物和糞便、潮濕的土壤、腐敗的植物殘渣或環境中的污物所釋放出的毒氣,這是毫無根據的,也是被科學所否定的。真正導致疾病的,其實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細菌——好吧,其實河南玻璃廠從聯合省延請的某位技術精湛的大師,其磨出的鏡片組合起來后已經能夠較為清晰地觀察到一些細菌——正是這些細菌,破壞著我們的軀體、損害著我們的健康,所以,強有力的疾控措施,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是極為必要的。”邵元義用嚴肅的語氣說道。
其實,正如邵元義所說,疾病是由細菌引起的,這一點,在如今的東岸,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雖然有一些來自大明的中醫對此有一些保留意見,來自歐洲的醫生——好吧,歐洲此時有像樣的醫生嗎?——對此更是茫然無措,但在最新出版的《病理解剖學》教材問世后,很多人在事實面前也不得不承認,很多疾病——至少是書里列舉出來的那些疾病——確實是由病菌引起的,而不是其他什么亂七八糟的說法。
而說起這本《病理解剖學》,其實也挺有傳奇色彩的。撰寫這本書的人,出身明國寧波府,原先是一名仵作學徒,被強制移民到東岸后,因為自己的“專業優勢”,便被分配到了衛生系統學習現代醫學。隨后又與梅毒病人統計調查局合作,解剖了大量的病患尸體,獲取了無數的第一手資料,這對他最終撰寫這本《病理解剖學》教材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在這本影響甚為巨大的醫學書籍中,此君通過大量的尸檢研究——保守估計,他至今已解剖了數百具尸體——及配套的圖畫告訴世人:疾病是位于特定器官上的,且疾病的癥狀基本與解剖后發現的器官損害相一致,因此是人體器官的病理改變產生了疾病的外在表現。
這個結論在東岸醫學系統內引起的震動是非常不小的,之前雖然有人教導他們一些現代的醫學知識,但很多人都是本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的,尤其是一些內科疾病就更是如此了。但《病理解剖學》這本集大成者的書籍一問世,對此前自己所學抱有疑問的人是大大減少,因為無可辯駁的事實擺在那里,使人不得不相信,這對人的觀念的革新及現代醫學的推廣,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千萬不要小視舊有觀念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大量任用舊大陸醫生的東岸醫療系統,很多人不愿否定、推翻自己過去的所學,因此頑固地堅守著舊的理念,不過科學就是科學,它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用事實來教育人。在現在的華夏東岸共和國,毫無疑問醫學正在成為一門嶄新的科學學科。
而說到這本醫學出版物也不得不提一下,此書的作者如今在東岸國內的名聲卻也不怎么好聽。畢竟,雖然東岸的風氣已經算是比較開明的了,但人們對于解剖尸體的接受程度卻仍然不怎么高,這或許是因為舊思想殘留的緣故吧,更別提舊大陸的中國和歐洲了,解剖尸體在那時要么是大逆不道的、要么就是下賤人干的活計,因此人們在提起這位仵作學徒時,贊嘆之余卻也少不了暗中腹誹。更何況,有些人還隱隱聽說,此君還與殘酷蠻橫的特務機關梅毒病人統計調查局合作,用瓜拉尼人和剛果黑人進行藥物人體試驗,這種不道德的行為更是使得此君原本就不高的聲望大幅度下降,也是令人無奈得很。
但不管幕后花絮有多少,醫學這門新科學如今在東岸確實是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凡受過完整小學教育的人,不論其父母如何評價,他們內心中對這門相對嚴謹、注重實證的科學多多少少是贊同的,畢竟這符合他們上學時所受到的教育。相信等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并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時,很多陳舊的、不合時宜的思想積弊就能慢慢破除了,這對國家未來的發展也大有裨益——這也就是東岸這張白紙上好作畫了,相信如果是在大明或天主教國家,想要做這些事的阻力是非常之巨大的,甚至基本就不可能展開。
邵元義無疑就是接受了新思想、新科學的醫務人員,他對《病理解剖學》這本書非常推崇,已經通讀過兩遍,對書里各種精美的器官圖畫(請意大利畫師描繪)也是贊嘆不已,覺得這本書對新醫學的推動作用真的是非常明顯的。不過,邵元義等人接受了新觀念,可不代表舊大陸移民很多的北寧地區百姓接受了新的醫學觀念,因此,對他們進行衛生科普及疾控宣傳,就顯得相當必要了,這能夠有效降低拓荒中人民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