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國人若想要順利處置新尼德蘭,那么就繞不開對這片土地擁有優先購買權的華夏東岸共和國政府。也就是說,他們若想吞下新尼德蘭,那么就必須先使得東岸人宣布放棄對此地的優先購買權,而這不付出點利益顯然是不夠的——南非(如果那時已經朝不保夕的話)就是一個很不錯的說服東岸人同意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大好條件。
當然了,或許有人說,現在新尼德蘭只有七千余白人,經濟全靠與土人貿易為主,耕地開墾得不多,伐木、捕魚業更是才剛剛起步,可能在英國人看來完全不如南非殖民地重要。是,這話沒錯,事實上在英國人眼里,新尼德蘭不光沒南非殖民地重要,甚至還不如圭亞那重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在歷史上第二次英荷戰爭失敗后,將已經被自己占領的整個圭亞那割讓給荷蘭,轉而換取對新尼德蘭的統治權了。要知道,在當時的各國看來,能出產蔗糖和優質熱帶木材的圭亞那的價值,可是比新尼德蘭高不少的,不然荷蘭人也不會逼著英國佬同意用圭亞那換新尼德蘭了。
不過,一旦真出現這種情況(即南非地區兩國的東印度公司相安無事),那么東岸人一定會想辦法及時行使對新尼德蘭的優先購買權,要求此地的實際控制著將土地管轄權移交給華夏東岸共和國,否則他們將介入戰爭。事情演變到了這種地步,莫三不相信英國佬還無法做出明智的抉擇。而一旦東岸人順利得到了英屬南非殖民地,那么對荷蘭開普敦殖民地就形成了兩面夾峙的形勢,未來等待合適的時機全取南非也就不是什么奢望了。
范博伊寧根當然對莫三問起南非的事情心下了然。從內心來講,其實他是不愿意見到英屬南非被東岸人吞并的,因為那樣一來這個異教徒國家在南非的優勢就實在是太大了(他們顯然還不知道東岸人在義成地區的發展),對于荷蘭東印度公司構成了重大威脅,因此他只能含糊其辭地說道:“由于兩國間的戰爭尚未爆發,我不便對此進行任何評論。范里貝克總督是個精明強干的人,我在阿姆斯特丹時也時有耳聞,我相信有他坐鎮開普敦,一定會謹慎處理好南非的一應事務的。”
范博伊寧根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在委婉地告誡東岸人,南非的事情與你們無關,你們最好也不要試圖插手。范里貝克總督是個審時度勢的明白人,他知道該怎么辦才最符合聯合省及東印度公司的利益,你們就不要亂搞了,否則可能會引起大家的集體敵視。
莫三聽了這話微微一笑,然后找了個由頭,將話題岔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已經試探到了對方的底牌。荷蘭佬雖然由于可能爆發的戰爭要求助東岸方面,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可以毫無原則地退讓,一味滿足東岸人的要求,比如南非方面他們就不愿意看到東岸取了英國人的殖民地。而如果這事真的發生了的話,天知道荷蘭人會怎么做!
不過,對東岸人來說,全取南非一直是基本國策,對英屬南非殖民地也是志在必得,因此不管未來局勢發展得怎么樣,在這件事上,東岸人是必定要攪局的——各國都有各自的利益,那么分歧就不可避免,哪怕再好的盟國之間也不可能沒有利益沖突,那么屆時無非就是看各自的手段了。
豐盛的晚餐在晚上九點多時終于結束后,心事重重的范博伊寧根乘坐馬車返回聯合省大使館,對未來局勢仍然感覺混沌無比他并不知道,那位帶領荷蘭艦隊前去收復西非據點的海軍上將米歇爾·阿德里安松·德·魯伊特爾會做些什么,他當然也不知道這位奉命稍微“警告”一下英格蘭人的海上老將,會轉而率領艦隊去進攻對英國來說極為重要的殖民地巴巴多斯島,而這無疑會進一步升級兩國間本就緊張無比的局勢。
而莫三在范博伊寧根離去后并沒有立刻離開東方賓館,而是將自己的助手和隨員們都喊了進來,召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重點討論了下一階段國際局勢的演變及英、荷兩國可能的決策。大家在莫三的鼓勵下紛紛發,氣氛一時極為熱烈,而所有被認為有價值、有見地的討論也都被要求一一記錄了下來,后面再與國家情報總局進行深入的聯合討論,以給執委會諸公做決策提供依據——可憐的葡萄牙人,這會已經完全不在華夏東岸共和國下一階段外交工作的重心里面了,至于何時達成和平協議,那就只有天尊才清楚了。
1664年5月12日,在政務院總理陶晨曦的批準下,王華督帶著一幫東岸煤氣公司的技術人員們,開始進駐國內各大廠家,并為其安裝煤氣燈系統。而這無疑意味著,東岸人已為未來可能爆發的英荷戰爭帶來的市場商機,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