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的費雅喀人最終在夜幕降臨前找到了臺灣銀行經理韓錢,表示如果東岸人能夠庇護他們的安全并提供他們能夠消費得起的日用品的話,那么他們不介意接受東岸人的統治,就如同他們之前向沙皇的官員交稅、服勞役一樣。韓錢聞大喜,在了解到這些費雅喀人因為距離“貿易中心”廟街縣太遠,只能從別的費雅喀人、鄂溫克人手里買轉手過不知幾次的東岸商品(這意味著價格很高)之后,立刻表示東岸政府一定會為他們提供庇護及生活上的便利。隨后,他便將這批總計七八十名費雅喀人編成了一個村子,名叫烏第村,族長擔任村長和貿易代表,同時也將部落里看起來最為勇猛的一位勇士任命為民兵主任——臺灣銀行作為東岸人殖民遠東的急先鋒,自然是有權這么做的,黑水開拓隊政府只需在事后追認一下這些任命的合法性即可。
收服了一個土人村子的臺灣銀行經理韓錢心情大好,第二天便在這些費雅喀人的村子及周圍仔細考察起了商業潛力來。而就在他愜意地在烏第河畔閑逛的時候,遠在南邊的阿姆貢河畔,新任黑水開拓隊隊長、黑水保安司令廖逍遙也才剛剛結束了對那里的考察,帶著已擴充到兩百多人的隊伍離開了滾滾東逝的阿姆貢河,一路向東北沿著山間谷道,艱難地朝廟街港方向而去。
在阿姆貢河流域考察的這些日子,總的來說收獲還是蠻大的。這條阿穆爾河的支流總體來說是東北流向,可通航內河船只,且與烏第河、土古爾河、布列亞河、結雅河發源于同一山脈,當地人稱之為興安嶺,意為“石頭的、巨大的、連綿不絕的山脈”,靠近阿姆貢河且與其差不多同樣可通航內河小火輪的大河還有戈林河。
廖逍遙帶著隨從及50名廟街保安團騎兵,一路沿著河谷上溯。由于夏季雨水眾多,他們走得較為艱難,而這也是東北地區的通病了,一直到后世偽滿洲國時期,離了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的鄉間地區,雨水較多、道路泥濘的夏季對交通運輸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在那個時代,內、外東北的冬天,才是交通運輸最繁忙的季節,雪橇、爬犁等冰上工具來來往往,將大量物資運到各處,有效促進了各地的交流。
同廖逍遙等人隨行的廟街縣保安團官兵就說,冬天的時候從恒袞鄉到大興安嶺,用狗爬犁沿著河面走的話只要十五天,可謂神速,甚至還有人說冬天從廟街縣城到俄羅斯人的據點亞揚堡,騎鹿大概也只要五六個星期就到了,比夏天快多了,這不能不讓人很是無語。
不過,好在這里是阿穆爾河流域,不但主河道寬闊浩瀚,可供通航,就連這下游的支流中都有像阿姆貢河、戈林河這樣能乘坐內河小火輪通航數百公里的河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幸運,尤其對水上交通工具發達的東岸人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而東岸人之所以在前幾年能成功沿著阿姆貢河一路向西設了五個農業村莊(同時也是軍事哨所、征稅機關、貿易站、小型兵站),并吸引了相當數量的土人前來貿易,靠的也正是這條寬闊浩蕩的阿穆爾河支流。東岸海軍的炮艇曾經到河面上耀武揚威過,少許東岸官兵在那里進行的實彈訓練及相對整齊的軍容,也使得土人非常敬畏,進而愿意臣服我大東岸。
廖逍遙來此視察后,又加了一條,要求每個村莊以后每天都要舉行升降旗儀式,并且要讓土人們都來參加,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加強他們的歸屬感。同時也要向他們告知,東岸人并不像滿洲人或俄羅斯人那樣暴虐,他們并不想奴役任何人,相反是要保護他們免受暴力侵犯,并且不會強制干涉他們的風速習慣,不想將與他們傳統格格不入的東西強加到他們頭上,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當地居民最好還是將自己的小孩派到恒袞鄉去上上課,認認字,這對他們以后的前途有莫大的好處。
廖逍遙一行人還與五個村莊的居民(還有大量聞訊趕來看稀奇的居住在附近的山丹人)進行了多次開誠布公的交談,他們暢談了山里的生活、俄羅斯人的動靜、流經附近的各條河流、乘坐雪橇或船只的路線,以及旅行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
誠然,費雅喀人提供的資料都是粗陋的、難以理解的,比如他們在表達兩個地點間的距離時,就無法用語準確地描述出來,而只會用炭塊在木板上畫幾條杠杠,表示騎馬鹿、坐雪橇或劃船到某處需要在途中睡幾夜。至于兩個地點間的風土人情、有何特產、天氣如何、有哪個部族居住則一概不知,或者他們知道但無法詳細表述出來,這使得廖逍遙仰天長嘆的同時,也愈發認識到了教化這些土人的重要性。這些人,勇則勇矣,但文明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實在是過于低下了。
1663年8月23日,廖逍遙帶著隨從、護兵及在各部落挑選的勇士兩百余人縱馬馳回了廟街港,然后沒多耽擱,立刻將隊伍分成兩撥,一撥乘坐一艘海軍炮艇從海路前往烏第灣,另一撥從陸地上沿著郵政驛道經順義鄉、漢堡鄉一帶朝烏第河口馳去,雙方將最終在那里匯合,然后共同沿著烏第河上行,宣揚國威的同時也嘗試著歸化當地土人,以使其納入東岸人的統治體系之中。
這些費雅喀人、鄂溫克人、鄂倫春人,人數還很是不少,戰斗力又強,不是很怕死,你不去招募、歸化。那么他們就有可能被俄羅斯人拉攏走。而同樣的,你把他們拉走了,那么當那些西伯利亞哥薩克再度重返此地時,便會遇到極大的困難,以至于寸步難行。無他,當那些村子里都升起了華夏東岸共和國的國旗,村民們都有了強弓硬弩、鐵甲鋼刀甚至火槍保護自己安全的時候,哥薩克們可能再無法像當初那樣隨意殺戮、征服這些人了,一旦硬來,他們的傷亡將成倍增加,這是兵力稀少的他們的最大軟肋。
因此,征服、歸化這些土人,擴大東岸人在外東北(這里除了俄羅斯人外再無任何上的了臺面的競爭對手)的地盤及影響力,刻不容緩!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這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明明白白的現實。(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