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列烏斯港設立的年頭有些長了,一直以森林采伐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從設立起的一百年間,這座城市的發展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人口也不是很多,只有區區一千余文明人,且一直掙扎在景氣與不景氣之間,讓每個想要敘說這里歷史的人總是三兩句話就能說完。
不過在黃皮膚的異教徒于東岸大草原上成功立國之后,對木材需求較大的他們開始頻繁從圣維森特、維多利亞、塞古魯、伊列烏斯等地進口木材,這使得城市的人口數量開始大大增加,白人最多時曾達到了兩千多,令人驚嘆木材出口帶來的魔力。
作為塞古魯將軍區數一數二的木材輸出港,伊列烏斯附近出產的木材實在太多了:從輕木到硬木,從名貴紅木到普通松木,從海軍船材到建筑用材,各種各樣的木材應有盡有,且儲量極大、質量上佳,遠比東岸人在大草原上自己栽的樹要強多了,因此很是帶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曾幾何時,這里每個月都有五艘以上的大型商船滿載板材甚至原木駛往東岸,然后拉回大量工業品、建筑材料、谷物、咸魚、腌肉、烈酒、布匹乃至武器彈藥等商品,整個塞古魯將軍區、圣埃斯皮里圖將軍區乃至圣維森特將軍區都深受這種貿易帶來的好處。
不過,隨著1660年年中東、葡戰爭的正式爆發,這種曾經繁盛無比的雙邊貿易頓時戛然而止,大量林場主、木材工坊主的日子陷入了困難之中。尤其是在著名的塞古魯港也被東岸人攻占后,整個伊列烏斯的木材采伐和加工活動基本已經停止,殖民地官員和地方封建主、大商人通力合作,將大部分人手都召集了起來進行訓練,打算對東岸人的侵略行為予以堅決抵抗,只是效果如何就很難說了。
1661年6月10日清晨六點,考驗這些人訓練成果的時間到了!稍微有些波瀾的海面上,此時正停泊著大量來自南方的東岸艦船——這個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判斷出來——這些船只中的相當部分已經下錨碇泊,剩下的也在緩緩游弋。護衛著船隊的外側。
陸上眼尖的人已經可以看見,那些下了錨碇泊的多是運輸船,此時這些船上的水手們正從甲板上往下吊著一艘艘小艇。他們小心地喊著號子一起發力,在搖搖晃晃的甲板上通過滑輪吊桿將小艇一點點放下去。
小艇的重量不大。制作其的材料如果所料不差的話,應該就是從塞古魯、圣埃斯皮里圖一帶進口的輕木、五雄吉貝木,這兩種木材被東岸人譽為“世界上最輕的木材之一”,制作出來的小艇或木筏重量極輕、浮力極大,最適合制作大船攜帶的小艇了。比如眼前就是。當然東岸人可不僅僅拿這種木材用來造小艇,事實上這種木材還有很多別的用途,比如對熱、電非常良好的絕緣性,再加上同樣上佳的防震性能,因此東岸的冷藏船的隔熱層就喜歡用這種木材建造,此外瓶塞、救生帶、茶葉盒大部分時候也用這兩種木材制造——后世這種木材甚至還是制造活性炭的上好原料之一。
小艇放到海面上后,一些早就順著繩網爬下來的水手立刻跳上了船,然后伸手接過大船甲板上扔過來的纜繩,一把將小艇與其固定了起來,同時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距離。不讓小艇被波浪推動著撞上大船——雖然這種用五雄吉貝木制作的小艇防震性能極佳,可大家也沒必要自己找罪受不是?
緊跟在水手后的是空著手的陸軍士兵,他們以排為單位,在士官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順著繩網,在不斷搖晃著的船體的干擾下慢慢下到小艇上。每次有某個倒霉的家伙不慎摔進海里,都會引起海軍官兵們的一陣哄笑,然后他們會拿出網扔到海里,將那個倒霉蛋撈上來,前提是他還沒被淹死。
人之后是大包小包的物資。其中既有槍械彈藥,也有藥品軍資,甚至還有一些罐頭食品、煙絲葡萄酒之類的玩意,真不知道后勤那幫家伙們腦子是怎么長的。這會都要登陸作戰了,你給我來這么些累贅,真是混蛋!
在小艇上將物資分發完畢之后,老資格的水手士官便吹響了掛在脖子上的銅哨,然后大伙發一聲喊,使勁往前邊劃了起來。他們的節奏剛剛好。既沒有過于追求速度而使得后程發力,也沒有慢吞吞得像烏龜一樣,因為長官們已經說了,雖然伊列烏斯沒有陸防炮臺干擾登陸,但大家要把它當做一次真正的攻防演練來對待,不得偷懶馬虎。
很快,最早一批三十余艘小艇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陸陸續續靠岸,帶隊的軍官不斷通過銅哨、口令、旗幟收攏部下,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二十分鐘。這個時候,巴西人若能揀選精銳,以決死之意展開突擊的話,相信即便不能把這半個營的東岸陸軍官兵趕下海,也一定能夠重創他們。只可惜,伊列烏斯的伐木工們慫了,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只能眼睜睜看著東岸人在碼頭上登陸、整隊、鞏固灘頭陣地、接應更多的人和物資上岸。
最先完成登陸的還是藍果少校的第三混成營,其次是蕭曦少校的第二混成營,接著是楊亮上尉的義勇軍第二大隊……人喊馬嘶的登陸行動整整持續了大半天時間,當最后一批作戰物資也被小艇送上岸后,蕭曦少校下令各部排開陣型,朝伊列烏斯城殺去——他們并沒有將所有部隊都登陸,或許是因為覺得沒必要吧。
葡萄牙人在塞古魯、圣埃斯皮里圖將軍區的城鎮普遍沒什么防御設施,因此這會絲毫不能阻止東岸人的步伐,當東岸人的軍樂隊奏著歡快的《勝利屬于陸軍》進行曲、全體官兵踏著一致的步點逼上來時,他們征召而來的槍手們還亂糟糟地在一道簡易搭成的工事后擠來擠去呢。
“二營一連,全體都有,半面左轉彎!左前方快步上前放槍法,一二一、一二一,立定!槍下肩,裝藥、裝彈、舉槍、瞄準、預備——放!”
“一營,全體都有。開步走!一二一、一二一,快步前上放槍法,槍下肩、裝藥、裝彈,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舉槍、瞄準、預備——放!”
隨著軍官們清脆的口令聲,大蓬大蓬的黑煙在陣地上方騰空而起,已經被操練到條件反射地步的東岸步兵們不斷切換著隊形,同時熟練地裝彈、射擊。密集而快速的彈丸打得對面的敵人抬不起頭來,不過幾輪排槍齊射,他們就被迫放棄了城外的工事,向城內退去,打算依托房屋與東岸人展開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