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聽說海軍不愿放棄圣埃斯皮里圖和塞古魯港兩個盛產優質木材的將軍轄區,里約熱內盧若不占下的話那兩地就成了飛地,從這個角度看歸還里約熱內盧不太可能,可他楊某人終究離決策層還遠,根本不知道中央大佬們是怎么想的,因此在體惜麾下士卒的情況下,下令停止愚蠢的強攻要塞行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當然,如果軍部最終決定要永久占領里約熱內盧將軍區的話,他楊某人就是組織敢死隊強攻下甜面包山和圣母受孕要塞,也在所不惜!
……
1660年9月27日,傳說中的義勇軍第二大隊(即三千印第安人,第一大隊是楊上尉之前指揮的清軍俘虜)抵達里約熱內盧港。與此同時,楊亮再度被一封調令給送上了海軍的運輸船,已在圣維森特、里約熱內盧等地“打了幾次短工”的楊上尉,再度發揮了補鍋匠的本色,準備前往南邊的巴拉那瓜灣,半途接替因病回國修養的某陸軍上尉,全權指揮義勇軍第三大隊一千二百余人,對葡萄牙人建立在那里的教區進行清洗,同時準備接納移民,開展移民實邊行動。
至于里約熱內盧這邊的局面,則由周亞夫中尉負責,而數月來因戰斗、疾病減員已近三成的西湖縣保安團,則被調回國內解散——東岸糧倉鴨子湖流域已經開春多日,出征在外的民兵也是時候回地里忙活了。
9月30日,帶著數十名士官(多來自清軍俘虜,用得比較順手)上任的楊某人順利抵達巴拉那瓜灣。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前來迎接他的居然是俄國勞工經紀人戈什金——這個近幾年在東岸國內迅速發跡的羅斯人此番是來充當翻譯的,誰讓東岸國內既懂俄語又通漢語的人屈指可數呢。
而說到這支所謂義勇軍第三大隊的成立,其實也頗多無奈之處。蓋因如今春天已至,戰前動員的各路縣保安團再在外長期征戰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勢必會影響東岸國內的糧食生產,這可是馬虎不得的大事。因此,考慮到這個情況,由執委會批準,聯合參謀本部下令從非國民里征發了一些勞務工組成義勇軍,派到巴西前線去充當炮灰,以接替一些東岸民兵的作戰任務,減輕對國內農業生產的破壞——君不見,剛剛被海軍送上岸的2500名安哥拉黑奴已被緊急運往巴西高原,以接替一些在鴨子湖流域諸縣征發的支前民夫,以充當后勤運輸隊的角色。
楊亮這會即將指揮的義勇軍第三大隊共1200余人,其中超過700人是羅斯勞務工,其余近500人則為特蘭西瓦尼亞戰俘出身,戰斗力可謂參差不齊,士氣倒還算可以——這得益于軍部對他們的許諾,戰爭結束后不問情由一律授予東岸國籍,以激勵他們奮勇作戰。
“臥了個草,缺人都缺到這份上了。”提著一柄軍刀的楊上尉嘆了口氣,望著已被第三大隊攻占的巴拉那瓜小鎮,罵道:“陸軍部這幫孫子,都要縮減前線人手回國種地了,還在向意大利佬、庫爾蘭人出口小麥,我去你馬勒戈壁!”
當著眾手下們狠狠罵了一通之后,楊亮抓起軍用水壺猛灌了口大麥茶,然后大手一揮,下令道:“還等什么?巴拉那瓜教區是要進行大清洗的,馬上實邊的移民也要次第運來,他們的地、他們的牛羊、他們的口糧從哪里來?帶上大炮、帶上軍票,跟老子去一個個莊園贖買土地和物資!西邊的朱總指揮已將指揮部設在了伊瓜蘇河畔,主力部隊早就渡河北進多日,沖得最快的騎兵甚至已經看見了伊瓦伊河。馬上等他們掃平了西邊內陸的葡萄牙臭蟲們,就會揮師東進,與我軍匯合。所以,諸君的手腳一定不能慢了,都給我麻利起來,不愿聽話的莊園全他媽給我敲了,印第安人都收攏起來,從中招募義勇之士給我們充當軍夫,我們的目標——就是掃平整個巴拉那瓜教區,使其成為天尊庇佑下的王道樂土!”
其實,楊亮剛才的話里面以扯淡居多。目前朱亮的主力部隊共分兩支,西路支隊尚在伊瓜蘇河北岸、伊瓦伊河南岸之間緩慢進軍,且其行軍方向根本不是楊亮所說的東進,而始終是北上;東路支隊則因為路途艱難,目前尚在巴拉那瓜灣西南一百多公里外的低矮丘陵間跋山涉水,糧彈都不是很充足的他們,想要在處處分兵把守的情況下,快速推進到巴拉那瓜灣與從海上登陸的義勇軍第三大隊匯合,恐怕尚需一段不短的時日。
不過,這又有什么關系呢?補鍋匠楊某人從來擅長的都是激勵軍心,使其奮勇作戰。既然朱總指揮的人馬兵鋒已老,行動遲緩,那么就讓自己從巴拉那瓜鎮一路殺過去好了,大家就在這巴西高原上來一次勝利大會師,豈不美哉?(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