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七十二章 臺地(六)

                第七十二章 臺地(六)

                “我的曾祖父、曾祖母當年在一張用南美杉木打制的大床上做愛,然后我的祖父就出生了,他為那片壯美的土地奉獻了一生的才智。”多年以后,馬文強的玄孫安靜地坐在輪椅上,垂垂老矣的他在回憶錄上如是寫道。

                讓我們將時光倒退回17世紀那個崢嶸的歲月,1660年2月10日,金城堡七百多定居者正式來此開拓一周年之際,馬文強騎著一匹善走山地的拉斯切克馬,在隨從們的簇擁下,來到了金城谷地以西的安第斯山東麓。

                正如阿根廷國后世地理書上所記述的:“安第斯山南段(一般是指內烏肯省以南)的主要山口在我國一側均鄰接肥沃的平原,在這些地方出現了一些邊境村鎮……有些山口通往鄰國智利,高度只不過數百米,如著名的科查莫山口海拔只有400米,連接曼索河直通太平洋,在冬天大雪封山之前,這里與智利的交流非常方便。”

                這會正值炎熱的盛夏時光,與智利相通的幾百個山口自然不會有大雪封山之虞了(安第斯山冬季降水較多,且多以降雪的形式),相反山間積雪大量融化后填滿了一連串的湖泊群,而當這些湖泊也裝不下如此之多的融水后,水流便順著過往的河道向兩側溢流,穿過森林、農田、穿過草地、沙漠,最后消失在東側遼闊的巴塔哥尼亞荒原中、消失在西側浩瀚的太平洋中。

                不得不說,安第斯山內數量龐大的過水湖極大緩和了河水猛漲的勢頭,同時還起了澄清河水的作用,因為在湖中沉淀了上游河水中為數不少的懸浮泥沙。而相對應的,向兩側蜿蜒而出的河流則是冰水河,懸浮泥沙很少,因此其河道寬且深,水量在上游時是非常大的,這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只可惜,附近的以金城湖(富塔勞夫肯湖)為中心的湖泊群,其多數溢水都通過水量豐富的富塔萊烏富河注入了太平洋,只有很少的一點溢水通過季節性河流流入了東側,滋潤了兩岸無數的土地、森林和草場。當然了,在降水豐沛、湖泊水洼遍地的近山地帶,這些河流有固然欣喜,沒有的話也無所謂,當東岸人不會挖水庫和水渠么?要知道這里并不怎么缺水!

                “這里和臺地沙漠區簡直是兩個世界。”馬文強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里了,但每次都會被雄壯的山峰、明亮的湖泊和茂密的森林所震撼。

                幾個隨從在領隊的吩咐下去撿拾木柴、松子和鮮美的南美杉果實,他則坐在一片貌似營地殘骸的地方——而事實上也差不多,去年的時候,馬文強等人在這里設立了一個氣象觀測站,具體地點位于后世富塔萊烏富小鎮附近,一邊收集氣象、水文、植被、土壤和地質信息,一邊探索通過金城河(富塔萊烏富河)穿過安第斯山區,進入到智利沿海地區的山間孔道——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這項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只不過在冬天大雪紛紛揚揚地落下時,居住在氣象站——其實這個用木頭粗粗搭成的氣象站也尚未徹底完工——內的眾人害怕被大雪封住,又都逃了回來。他們確確實實是幸運的,因為就在他們走后不久,大雪就壓塌了尚是在建工程的氣象站。在這片被遺忘的山區,突如其來的大雪、永不停歇的降雨是人們最大的煩惱,當然這里也有很多令人垂涎的財富,蘭加毛櫸、松樹以及令人心悸的高達五十米的南美杉樹林,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訴說著這里一點都不貧窮。

                一位獵手打回來了一頭身帶白色的原駝,它們的皮在本土比較受歡迎。有時為了讓某位貴婦穿上這種白色駝皮制作的坎肩,大概需要殺死上百頭這種原駝,由此可見其價值。不過好在他們這些人不是來打獵的,不然這里可愛的原駝、小鹿就要遭大殃了,無情的獵人會在瞬間奪取它們的生命,在獲取食物的同時,順手為自己的口袋增添幾枚銀幣。

                “這個月月底會有個騾馬隊從智利那邊過來,同時還會有一百多個清國淮安府移民。”馬文強拿起一個南美杉果實,一邊吃著一邊說道:“騾馬隊規模不小,攜帶著大量我們急需的物資,嗯,都是南鐵公司就近協調供應的。他們的船只將人和物運到柴騰鄉(一個新設立的定居點,不足一千人口,以土豆種植、近海捕撈和放牧業為主,位于后世柴騰小城附近),然后由騾馬隊負責運輸,全程都是河谷低地,并不難走,有一段甚至還可以坐船。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走完這段彎彎曲曲的山路大概只需要15-20天,這意味著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

                其實,東岸人探索溝通安第斯山兩側的行動在好多年前就展開了。無論是地質部、陸軍部還是南鐵公司,都派出了各式各樣的隊伍試圖穿越山區,到達另一側。他們中有的失敗了,但更多的成功了,并記錄了下了寶貴的氣候、水文及交通數據,價值極大。

                而在探索這些山間孔道——內烏肯省以南這些孔道多達數百個,且大多數海拔極低——的時候,東岸人也對掌握在西班牙人手里的安第斯山北段通道極為艷羨,那里山間孔道更多、也比南段更容易穿越。君不見拉普拉塔繁華的圖庫曼、胡胡伊、拉里奧哈、科爾多瓦等地區就是當年翻越安第斯山的殖民者創建的,如今已成了農牧業極為繁榮的中心城鎮,人口眾多,每年往安第斯山以西出口大量牲畜、皮革和獸脂,同時也承擔了運輸銀塊的騾馬隊的沿途補給及安全護衛,以保證他們順利走到圣菲港裝船出海,運回塞維利亞。

                馬文強前年率人來到金城谷地一帶開拓時,就已經打上了這個主意。蓋因從海安港往金城谷地運輸物資,路途遙遠,一般需要四五十天才能抵達,比起從太平洋一側走山間孔道只需十五天的效率,確實不占優勢。當然了,從海安縣一路向西,沿途還有不少別的定居點,大型車隊或騾馬隊可以挨個補給這些定居點,這比起堪稱無人區的山間孔道又有了一些優勢,再加上這條路線全年可走人,不似山間孔道一到冬天大雪封山就無法使用,因此通過海安縣來到金城谷地的補給車隊還是不少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