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隨著廖逍遙在清國淮安府展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大量的淮安府移民從1658年下半年(準確地說是10月中下旬,北風乍起的時候)就開始登船經拉包爾抵達澳洲金山港。然后這些移民開始“兵分兩路”,一路沿著澳洲南海岸向西航行至孤山港(這一路占據了絕大部分),一路則在稍事休整后,順著風高浪急的南太平洋航線直朝智利南部海域行去,并最終在阿勞坎港上岸,這一部分大概有七八千人之多。
上岸的這七八千人中,大概有一半會經南錐兩洋鐵路抵達興南港,然后等待船只返回本土,而剩下的一半則由南鐵公司就地消化——目前來說看樣子被打發到了奇洛埃島墾荒了,畢竟那里的環境和氣候算是不錯的了,而且也有前期打下的基礎。
不過,觀海縣諸人也隱隱約約聽說,這一批數千人可能遠遠不是全部。因為廖逍遙在清國“搞的新聞太大”、移民太多,今年可能仍會有相當一批清國移民會跨海來到奇洛埃島定居,至于數量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應當不會少于五千人,這就很麻煩了!不靠上級支援,縣里即便是勒緊褲腰帶也是養不起的,畢竟這是占到了全縣四分之一數量的人口啊!
“奇洛埃島北半部的開拓大概要提上議事日程了。”劉建國拿勺子從海碗里舀了一勺菜湯,澆在自己碗里的秘魯白米飯上,拌了拌,然后一邊香噴噴地吃著一邊說道:“奇洛埃島北半部面積遼闊,森林密布,河流眾多。那里的土地我也去看過,非常不錯,都是千萬年沒怎么開發的處女地。聽說公司前期派過去的勘探隊,在劃定耕地范圍時,是以人站在上面土壤沒過腳踝為標準的,哈哈,都是上好的松軟腐殖土啊,種起糧食來肯定不錯,就和我們這里一樣。而且,我看沿海小島眾多,根據公司的資料,這些小島的農業條件也都非常不錯,既可種地、也可放牧,當然前提是你得先把上面大量的杉樹、松樹、山毛櫸什么的砍掉再說,森林實在是太密集了。”
“說得也是,我們這里四個鄉鎮兩萬人口確實有點密集了,必須向北拓展新的陽光下的土地。反正現在整個奇洛埃島及其附屬島嶼都是我們的了,必須盡快開發起來,不然顯得浪費啊。”正在吃飯的隨從們聞都附和了起來。
“那里的沿海一定和我們這里一樣,有著大量的貽貝、蛤蜊和海膽吧?”有人問了出來。在觀海縣這邊,上述這些海產品幾乎遍地都是,而且個頭奇大,后世一直就是智利的拳頭出口產品(主要分布在南緯40度以南海域,當地水質極優,漁業資源豐富),也是當地的特色產品。更妙的是,這種東西完全不用出海去捕,居民們只需在沿海筑壩或設網,然后靜待海水漲潮退潮,時間一長絕對收獲頗豐。
現在,南鐵公司甚至已經定期派船過來問觀海縣收購諸如蛤蜊、貽貝、海膽之類的海產品了,然后出口至本土以換取利潤。而觀海縣本地的居民也能從中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尤其對那些新來沒多久、還在吃補貼糧的移民們來說,這更是一條積攢資金的捷徑。
當然了,本地居民們也經常食用這種大自然的饋贈,以至于這已經成了觀海縣的特色菜,比如此刻縣政府食堂內的眾人就是。豐富的漁業資源、優越的農業條件(本地非常適合馬鈴薯的種植,且是地球上馬鈴薯的發源地之一,基因資源豐富),即便現在一時苦逼,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還有什么困難是不可克服的?可以說,憑大伙的干勁,只要環境穩定,那么占據了極大先發優勢的奇洛埃島,在未來未必不能成為東南太平洋沿岸舉足輕重的城市,不信可以走著瞧!
“吃完飯下午不能偷懶。”劉建國端起了一碗海帶湯,喝了兩口后說道:“縣城到密山鄉的三等國道好久沒整修了,前陣子很多人向我抱怨,說路上坑坑洼洼的,極大地影響了運輸效率。劉八尺,你是縣交通局長,這事你要給我辦起來,下午我也會去工地上看看。你們交通局的人盡快制定個計劃出來,看看要多少人工、多少材料,我們縣政府好盡快做出安排,這事不能拖,下午就辦!”
“明白。”劉八尺還真是一個身高八尺的昂藏漢子,此刻聞立刻大聲答應,沒什么廢話——都是年輕干部,也不會說什么推脫叫苦的話,就知道一個字干!(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