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鮮血液(五)

                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鮮血液(五)

                已經是1656年了,黃羊河(圣克魯斯河)流域正式進入了一年中的盛夏時節,分布在廣袤的半干旱草原上的鹿群、原駝、鼠兔、狐貍、鴕鳥、美洲豹等動物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炎熱的月份——當然這個所謂炎熱月份日平均氣溫也不過才14度的樣子,也就是說正午的氣溫也不過二三十度,而夜間氣溫卻可能降低到幾度,晝夜溫差之大、年積溫之小,令總管附近地區開發的楊明陽果斷放棄了不切實際的小麥種植,轉而尋求一些短生長期的大麥、黑麥、土豆或苜蓿種植。甚至于,他都在考慮著,是不是完全放棄本地的種植業,全力發展漁業和牧業,至于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谷物,則從本土或南鐵附屬地進口好了,這樣或許更經濟、更劃算一些。

                ……

                一陣馬蹄聲打破了山間寧靜的早晨,在遠東擔任騎兵聯隊長職務多年的楊明陽雖已年逾五十,但縱馬馳騁的身姿看起來仍然非常矯健。這不,在剛剛搗毀一個印第安人部落的行動中,他便親自沖殺并獲得了斬首一級的戰果,讓一些沒能有斬獲的年輕士兵都為之汗顏。

                “拿著!”楊明陽翻身下馬后,將馬鞭扔給了身后的警衛,然后快步走到黃羊河邊,掬起一捧清冽的河水洗了洗臉,洗完后又用毛巾略略擦了下濺在牛皮馬靴上的血跡,這才轉身朝眾人說道:“休息一會吧,警衛分派好,別出簍子。”

                身后的騎士們紛紛應諾,然后翻身下馬,按照各自的職司分派活計,一切井然有序。這總計七八十名騎兵多來自本土,成分復雜:既有山東騾子軍的成員,也有一些榆園軍的土賊,更有波蘭戰俘出身的老兵,當然也少不了新募的會騎馬的新生代東岸人——多來自梅林縣丘伊鄉、養馬鄉等地。

                這些人跟隨楊明陽已經出來好幾天了,一路追蹤著一個曾經襲擊過東岸人的土人部落,并在深入黃羊河上游近百公里的地方綴上了這個正在遷徙中的部落。接下來便是血腥的遭遇戰了,這個印第安部落雖然彪悍耐戰,無奈以狩獵為生的他們裝備實在太差,在上百名東岸騎兵的沖殺下很快便敗下了陣來,最終淪為了這個弱肉強食世界里的另一撥倒霉者——當然東岸人也沒趕盡殺絕,他們派了五六十名騎兵留守在現場,監督著已被殺得膽寒了的男女老少三百余印第安人慢吞吞向黃羊河入海口的東岸定居點而去,接下來他們將會被集體流放到新華夏或澳洲,在那里開始自己的新生活,這也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了。

                黃羊河下游這一段可以通航,但水流比較湍急,帆船航行起來完全不可能(后世人們考察這里時船只是靠拉纖才能前行的),但對于東岸內地大行其道的72噸級小火輪來說,就完全不是問題了,這種吃水不深的內河船只可以很輕易地航行到上游很遠的地方,這意味著東岸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深入到巴塔哥尼亞臺地內陸地區——19世紀達爾文等人深入圣克魯斯河考察時,曾經乘坐三艘捕鯨船航行到離大西洋140英里、離最近的太平洋海灣60英里的地方,因水流太過湍急(流速達到每小時10海里)以及周邊環境太過荒涼(意味著沒多大的考察價值)而放棄繼續前行。

                其實,他們當時所在的位置已經離這條河的源頭阿根廷湖相當之近了,不過依照達爾文等人當時的遭遇,高達10節的河水流速確實是一個大麻煩(圣克魯斯河的水量極為豐沛),在后世的阿根廷非大馬力的船只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且仍然極為危險)。東岸人要想用內河小火輪直接開到阿根廷湖一帶,恐怕在派出挖泥船疏浚河道的同時,也得想辦法再設計一款靜水航速起碼在12節以上的船只,不然還是老老實實地修公路或鐵路吧。

                黃羊河兩岸都是階梯狀的高地,地面上長滿了雜草和多刺的灌木,這讓楊明陽看了極為撓頭。河兩岸都是高地意味著無法有效利用水源灌溉耕地,而植被以低矮多刺灌木為主的話,就不適合大規模放養牛群了,而只能養那種能在灌木叢下方尋找細枝嫩芽啃食的動物——也就羊有這種本領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