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東岸已經進入了初冬時節。
前進農場(后世烏拉圭佛羅里達省巴勒莫村附近)內,一群來自西西里島筑路工人們正在小憩。而在與他們一路之隔的對面、火車站建設工地的旁邊,一個磚砌的土灶內正燃著通紅的爐膛火,土灶上有個大鐵鍋,鍋內燉著羊湯。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小吃攤。頭發略有些發白的明人攤主此刻正神情專注地拿著大木勺在鐵鍋里攪著什么,他旁邊還有兩個不到七八歲的小孩,一個蹲坐在草地上揀著大白菜,一個則在使著吃奶的勁拉著小小的木制風箱,讓爐膛內的火燒得更旺。
正在小憩的意大利人聞著羊肉湯的香味,一個個都有些咽口水。天可憐見,早上五點鐘就起來上工地了,當時天還麻麻黑呢,這會足足干了兩個小時體力活的他們都有些吃不住勁,有的人坐在地上假寐以抵御饑餓,有的人則眼巴巴地看著小吃攤等待吃飯的時間到來。
早飯的質量一般來說還算可以,至少比他們在意大利老家那會強多了:兩個碩大的牛肉包子(牛肉在東岸是最便宜的一種肉類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和一塊死面餅——當然這只供這支筑路隊里的工頭和少數老資格工人享用,畢竟小吃攤無法同時給太多人服務——這樣的營養供應使得這些意大利筑路工人們有充足的體力平整地基、鋪設鐵軌,為西南鐵路的建設發揮自己最大的力量。
是的,沒錯,這里就是西南鐵路的建設工地——一條由多家熱那亞商行投資建設的鐵路。該鐵路全長超過400公里,造價初步估算超過3500萬銀行里拉(其實多半遠遠不止),是華夏東岸共和國又一條動脈級別的鐵路,而且這條鐵路經下伊河縣向南,然后斜插入西大荒地區,橫穿而過后直抵烏江之畔的靖江港,意義極為重大。
目前這條鐵路是由新成立的“草原鐵路公司”(東岸國家鐵道總局和熱那亞財團各占一半股份,公司運營則由國家鐵道總局管理,熱那亞人只能坐享分紅)負責修建,而鐵路建設的資金來源則由熱那亞人提供,而且他們還負責從舊大陸招募勞工。也就是說,這條鐵路東岸人只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另外頂多租用一些工程機械幫助他們提高工作效率,其他部分則全由熱那亞人負責,即他們自行在舊大陸招募勞工,自行運輸到東岸,自行向鐵嶺特鋼廠和西部鍛壓廠訂購鐵路器材,自行制定修筑計劃,反正一切靠他們自己。
當然了,東岸人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們將修建一條連通伊河兩岸的鐵路橋(目前在建),這條鐵路橋修通后,整個西南鐵路將與西北鐵路連通起來,價值大大增加;此外,東岸政府回購的西南鐵路下寧線(40公里)、靖江港已經修建的部分碼頭將與這座鐵路橋一起打包置入草原鐵路公司,作為該公司的資產。總的來說,雙方各取所需,熱那亞人解決了資金過剩的問題,東岸人白撿了半條鐵路,可謂是皆大歡喜。
西南鐵路開建一年多來,目前已經修通了從寧津鄉到光榮農場這一段五十多公里的路段,故該鐵路的通車路段已經達到了九十多公里,大荒農場、灌木農場、光榮農場生產的海量大豆、小麥,養殖的大量肉牛均可以通過鐵路線運輸到下伊河港裝船,然后再運到東部沿海地區,此中成本大大降低,收益率有所提高,自然會使得大家開拓內陸荒地建設大農場的熱情更加高漲。
再加上英荷戰爭爆發所迎來的出口景氣周期,東岸共和國政府干脆繼續往規劃好的西南鐵路沿線移民設立定居點,同時鼓勵私人資本前往鐵路沿線承租農場,進一步開發周邊地區,以充分利用好這條逐步延伸的鐵路線。而這樣的政策,必然會使得西南鐵路沿線逐漸繁榮起來,并最終實際控制在東岸人手里。
比如前陣子剛剛正式成立的桃園縣就是如此。作為西南鐵路沿線第一個縣級行政單位,該縣下轄桃園鎮(原桃園鄉),大荒鄉、灌木鄉、光榮鄉這三個以拓荒農場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鄉鎮,以及一個新設立的堡——梨堡(位于后世皮拉拉哈小村附近,因該地種植了北方植物園培養的大量梨樹而得名)。整個桃園縣一鎮、三鄉、一堡五個鄉級行政單位,總人口數量還不到九千人,算是現在全國人口最少的縣級行政單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