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個悲劇的主要原因無疑是荷蘭人!就莫三前陣子在荷蘭省的萊頓市——荷蘭的毛紡中心——參觀考察的一段時日來看,因為萊頓呢絨(產量在近八十年內增加了五倍)的激烈競爭,歐洲呢絨市場各類商品的價格全線下跌,這對有著英國民族工業之稱的毛紡織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英國人為此想盡了各種辦法,但卻無濟于事,最終也只能訴諸于戰爭。但看起來他們這次的措施(戰爭)比較得力,因為荷蘭人的商業運輸體系在英格蘭海軍的打擊下顯得千瘡百孔,這對長期飽受壓抑的英國商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莫先生,我聽聞貴國與荷蘭達成了一項密約,旨在加強貿易合作,是么?”沉默半晌后,湯普森先生突然冒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莫三乍一聽心跳陡然提速,泥煤的這個英國佬怎么知道這消息的?尼瑪這還是密約嗎?阿姆斯特丹、海牙這些四處漏風的破房子,還能保守住哪怕任何一點秘密嗎?是了,多半是海牙三級議會的一些中低級官員們出賣了消息,唔,阿姆斯特丹市議會和荷蘭省議會的官員也有嫌疑,蒼天哪,尼德蘭這國家真心不靠譜啊!
其實莫三懷疑的這種荷蘭低級官員出賣政府機密的消息已經不是新聞了,在海牙和阿姆斯特丹,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產業。大量外國使節或間諜云集于此,每日里只需用不多的一點金錢就能從阿姆斯特丹市議會、荷蘭省議會以及海牙三級議會的中低級官員那里,得到很多政府文件的手抄本。他們絲毫沒有出賣國家利益的愧疚感,幾乎什么都賣,莫三當初就買了很多荷蘭政府文件的手抄版,并仔細研讀了一番,了解了不少事情。
只不過如今聽說湯普森也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東荷密約——不知道他究竟了解到了哪一步——的事情,莫三心里總還是非常尷尬的,因此此刻只能糊弄著說道:“我國政府并無意參與貴國與荷蘭之間正在進行的戰爭,我國政府一貫堅持中立的立場,這一點請務必放心。我國與荷蘭之間強化的是商貿聯系,僅此而已,并無別的深入合作。”
“說實話,我很理解貴國政府的舉動與邏輯,這很正常。”湯普森先生喝了一口酒,笑瞇瞇地說道:“或許您也知道,我的身份是下議院的議員,《航海條例》的通過就是我和一幫老朋友們的杰作。請恕我直,與荷蘭這么一個注定沒落的國家交往,其實是一件很得不償失的事情,真的!特使先生,或許您真應該去英格蘭看一看,看看英格蘭的蓬勃朝氣,看看英格蘭日新月異的面貌,然后也許您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了。您可以把這當做我的正式邀請,如果您愿意,也許我還會介紹一些倫敦的政界、商界人士給您,大家可以一起坐下來商談一番商業問題,我國政府對貴國的商品也不是沒有需求的,以前這里面的生意被荷蘭人所壟斷,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不是么?”
不得不承認,莫里斯.湯普森的這個提議很具有誘惑性,英國相對歐洲大陸的國家來說較為富庶,且商業也很發達,而這往往意味著居民的購買力和購買意愿都相當之強。如果再考慮到英國有將近一千萬的人口(其中英格蘭人口為520余萬,蘇格蘭約為270萬,其余為威爾士及占領的愛爾蘭地區人口),這個龐大的市場幾乎不比法國遜色太多了,對東岸工業、農業的吸引力還是相當巨大的。而莫三作為東岸利益在歐洲的代人,此刻面對著似乎有進入英國市場可能的誘惑時,把持不住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其實仔細盤算下,英國可供出口東岸的物資還是不少的,比如牲畜(主要指馬匹)、東岸不便加工的小金屬制品、在東岸非常受歡迎的弗吉尼亞煙葉、印度奢侈商品、皮革、鉛、錫乃至勞動力等等。東岸人的思路與深受重商主義思想影響的英國人不同,他們更愿意花光自己手頭絕大部分的貿易盈余,不喜歡在手上留有貴金屬,因為這很可能會損壞東岸國內的經濟發展,而這種大手大腳的客戶很顯然會受到對貴金屬追求到變態的英國人的歡迎了——以前他們沒有這個合作的契機,但現在有了,不是嗎?
“我很樂意到英國去走一走,尊敬的湯普森先生,我很榮幸接受您的邀請。”后世曾在倫敦留過學的莫三在沉默了片刻后,立刻積極回應了湯普森的邀請,只聽他說道:“我這里還有一些阿司匹林藥品,聽說在貴國很受歡迎,這將是我作為朋友的禮物,湯普森先生,感謝您的邀請,我接受了,我想我很有必要去英格蘭看一看,這將有助于我國政府的事業。”(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