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的目的一是為了美化環境,二是為了平衡庫區水量、保持水土以及減少污染,同時也能阻擋大型牲畜進入庫區啃噬青草。水利部的專家曾經建議,庫區最好種植一些針葉類樹木,烏江地區行署認真考慮了這個建議,目前已經聯系西班牙人,打算從智利進口一些針葉林樹苗。
不過有了這么豐富的水力資源,如果不再做點什么以充分利用起來的話,那么這還是那個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東岸人的風格嗎?顯然不是!于是東岸人在水庫附近因地制宜建造了許多以流水為動力的機械,你可別千萬看不起水力機械,從原理上來說,它們與蒸汽機并無二致,只不過平時受限于流速不穩以及旱季水位降低的多重不良影響,而顯得有些效率低下罷了。但在有了水庫和固定泄水孔的石浦堡這里,這一切不利因素都被極大地壓縮了,在這個地方水力是一種可以穩定利用的優質能源。
利用水力的小型水壓機以及提水的水車就不說了,這不新鮮,無論在此時的東岸還是舊大陸,這些利用水力的機械還是很常見的,我們就說說東岸人在水力石磨等技術上深入研究的水輪機。這種機器的雛形出現得很早,水磨、水車等都可以說利用了此種原理,而東岸人也正是在此技術基礎上,輔以少量的理論基礎(懂的這方面的知識實在不多)以及后世依稀的印象,開始了對水輪機的研制。
水輪機說白了,就是利用水的動能然后將其轉化為機械能,以便被人類所利用。總體來說,水流的能量越大(勢能、動能),沖擊水輪機葉片所產生的力量越大,水輪機的轉速也就越快(沖擊式水輪機),這個時候通過一系列的機械傳動裝置,充分利用起這些機械能,那么便可以做很多事了。在19世紀初的時候,英國人、法國人就是利用這些水輪機磨面,而到了中期的時候,美國人開始在礦上使用這些水輪機。
在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水輪機開始工作后,這種機械的性能與效率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在后世1843年發明的軸流式水輪機,其效率已經達到了83%,令人驚詫無比。據水利部的技術員做實驗估算,如果石浦水庫正常蓄水后,泄洪流出的水流沖擊水輪機(埋在泄洪孔出水口下方)時,每臺水輪機很可能會產生1000匹以上的馬力。
1000馬力這個概念對東岸人來說是極為驚人的!這個數字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們一時想不到哪里需要這么大的馬力輸出,難道要拿1000馬力的強勁機械用來磨面么?這也太可笑了,因為這幾乎可以將整個烏江地區的小麥都磨光了還綽綽有余。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得出來,后世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座礦山使用了一臺500馬力的水輪機,結果這臺水輪機驅動了240臺搗礦錘、96臺礦石碾磨機和13臺礦石破碎機,由此可見1000馬力是一種何等驚人的偉力,又是何等巨大的一筆財富!
也許可以在石浦水庫附近修建一系列的小型工廠,比如磨坊、武器加工作坊、造幣廠、提水站等等。首都東方縣的大魚河兵工廠盔甲制造車間早就厭煩了大魚河那平緩得令人發指的流速,因此說服他們整體搬遷到石鋪水庫附近來說應當不困難;另外造幣廠、磨坊、榨油等作坊也可以搬到這來,以利用這里全年豐沛穩定的水力資源(黑河下游幾乎全年都保持著豐沛的水量,石浦水庫幾乎不會有枯竭的危險,除非遇上連年干旱的極端氣候)。
當然,大馬力最適合發揮的戰場還是水力灌溉了。水輪機驅動的大型抽水機完全可以將淡水抽到別處,然后流入到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中(水流在水渠內會損失動能,因此需不斷往里面提水),尤其是附近一些高地上規劃中的果園,在夏季干旱季節更是需要抽水機提水來灌溉。
總而之,石浦水庫雖然只是一個庫容量不過兩百萬立方的小水庫,但實驗意義巨大。如果這個財政部計劃投資35萬元的水庫及附屬水輪機、水壓機(給卷揚機、吊車等提供動力)系統完全建成并運轉良好的話,將來執委會甚至可以投資350萬元、500萬元甚至1000萬元,到上游不遠處的內河羅水庫以及北邊大興港附近的瀑布區域修建規模更大的水庫和水輪機系統,以給這個發展越來越快的國家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