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的壓力奇大,不止于龐大的士紳集團的抱團抵抗,激烈反對,還在于由此引發而來的種種事件。
比如,杭州府就有人為此全家絕食,即便發現的早,還是餓死了好些個,造成的惡劣影響可想而知。
比如鳳翔府,一大戶組織家丁,佃農打殺丈量土地的官員,引來警備局的鎮壓,官民死傷三十多人,在陜川造成巨大震動。
再比如繞饒州府,數百人組成人墻,阻止丈量隊下田,執法局強行要帶走帶頭之人,結果遭到阻攔,險些釀成民變。
這些還算可控,官場內部的不穩同樣讓孫傳庭疲于應付,焦頭爛額,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企圖穩住各級官吏。
大元帥府的突然在大冬天進行大拉練,為的是防止軍隊出現亂子,震懾各方心存叵測之人。
盡管這是在給孫傳庭站臺,但還是這令孫傳庭壓力大增。
同時,彈劾孫傳庭,要求他下臺的人更不知道有多少,奏本雪花般飛入皇宮,遍布大明內外,甚至于琉球,朝鮮那邊都上書,對于‘新政’推行中的問題感到不滿,希望朝廷‘酌情’處理。
一切的一切,都加諸在孫傳庭一個人身上。
大明景正八年,十二月二十六。
離一年一度的議會述政報告會議還有一天,天空灰暗,洋洋灑灑的下起了小雪,籠罩著乾清宮。
乾清宮,屋檐下。
朱栩與皇后張筠并坐,孫傳庭坐在朱栩對面。
張筠身邊是小公主的搖籃,小家伙被包裹的嚴嚴實實,揮舞著小手,睜大雙眼看著外面的雪。
張筠擺弄著小桌上的火鍋,給朱栩,孫傳庭分菜。
孫傳庭躬著身,連忙道:“豈敢勞煩娘娘,還是臣來吧。”
張筠微笑著,道:“首輔入宮是少了,前些年畢閣老,傅閣老等入宮,皇上都是這么招待的,無需生分。”
孫傳庭確實極少入宮,君臣之禮守的相當嚴,也有意在避著一些什么。
朱栩不等孫傳庭說話,喝了口小酒,道“今后每隔三日入宮一次,有事沒事都要來。”
孫傳庭知道這是朱栩對他的支持,躬身道:“謝皇上。”
朱栩拿起筷子,在火鍋里夾了一塊肉,道:“當年張太岳的改革是淺嘗輒止,但遇到的情形一樣艱難,事后還被清算,改革之策被推倒,若是當年沒有,咱們現在不知道輕松多少。”
孫傳庭聽著朱栩的感慨,坐著默默不動,他熟讀史書,暢曉歷史,自然知道歷史上的改革者,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他而今的改革得罪了全天下,將來的下場早已經注定。
朱栩吃著,看著孫傳庭堅毅又有些枯槁的臉色,笑著道“要學會釋放壓力,不忘初心,這條路確實艱辛,但最艱辛的時刻就是我們離成功最近的時候,我們快要成功了。”
孫傳庭躬身,道“是,臣明白。”
他雖然這樣說,心里則是另有想法。‘完成’改革不過是一種階段性的說法,這樣的改革可能需要數十年去持續的推動,深化,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