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所門前排起了長隊。
哪怕是昂貴的電話費,也無法阻止人們的熱情。
不管是哪個地方的舊貨市場都成了人們搶購復習資料的熱門場所,一本舊課本甚至被炒到了天價。
但更多人選擇手抄資料,一頁頁密密麻麻的字跡里,承載著沉甸甸的夢想。
而相較于其他人,靠山村的知青簡直不要太幸福。
因為權馨這里復習資料不少,課本也不少。
大家每天圍在一起,共同學習,互相答疑。
倒是權馨,成了他們其中最輕松的一個。
因為高考的知識要點她早已爛熟于心,平日里只是查漏補缺、鞏固提升。
這天,她接到了吳芳芳打來的電話,話筒里傳來熟悉的聲音:“權馨,真的恢復高考了!
在班上時,咱倆的成績那可是數一數二的。
這兩年你給了我那么多復習資料,讓我不至于措手不及。
你可不知道,現在的復習資料是多么的緊俏。
這次我一定要拼一把,不辜負你的心意,也不辜負這剛剛好的機遇。”
吳芳芳在那邊很是激動。
權馨聽著電話那頭吳芳芳激動不已的聲音,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她輕聲說道:“芳芳,我就知道你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你基礎扎實,又如此努力,這次高考定能馬到成功。
咱們一起加油,到時候在大學里再續同窗情誼。”
吳芳芳在電話那頭重重地點了點頭,雖然權馨看不見,但她能感受到那份堅定。
吳芳芳接著說:“權馨,你也要好好準備啊。
雖然你說自己只是查漏補缺,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咱們都要以最佳狀態,全力以赴迎接這場考試。”
權馨應道:“放心吧,芳芳。
我每天都在認真復習呢。
而且,咱們靠山村的知青們也都在一起努力,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氛圍特別好。
我相信,我們都能考出好成績的。”
兩人又聊了許久備考的心得與注意事項,直到夜幕漸深,才依依不舍地掛斷了電話。
權馨輕輕放下話筒,心中涌起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她深知,這場高考對每個人而都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一次考試的重啟,更是一個時代轉折的序章,是無數人改寫命運的契機。
而她,也將和大家一起,為了夢想而奮力拼搏。
七七年的高考恢復了高考后的開放性,面向全社會,不論年齡、婚姻狀況或出身,只要滿足相關條件,均可報名參加。
自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復以來,知青、工人、農民、復員軍人,乃至教師、干部等社會各階層人士紛紛涌向報名點,體現了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渴望。
田間地頭、工廠車間、供銷社門口,人們談論的都是復習進度與考試科目。
這個深秋,五百七十萬名考生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希望,共同參與了這一歷史性的選拔,點燃了千萬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而這天,消失許久的李桂英也給權馨打來了電話。
電話那頭,李桂英的聲音略顯遲疑卻帶著久別重逢的溫熱:“權馨,我聽說你也準備參加高考了。”
她頓了頓,仿佛在整理思緒,“我在鄉下這十幾年,從沒摸過書本子。
是你給了我希望,將我救出泥潭,還給了我好幾本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