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無心朝政,群臣擔心并肩王兵敗而歸
京都。
房玄齡和杜如晦,均已經走馬上任。
兩人甚至可以參與朝會決策。
今日文武兩列均已到齊。
楊廣這時,才從御用通道走出。
“臣,參見陛下。”
一眾文武齊聲高呼,跟著躬身拱手。
“好了,免禮。”
楊廣坐在龍椅上后,便擺了擺手。
從其神色看不出來,其心情如何。
不過朝會的氛圍,依舊凝重萬分。
畢竟關中沒有消息,始終是在場文武的一塊心病。
“段卿。”
楊廣喚道。
“臣在。”
段文振立馬出列。
“事到如今,還是沒有一點關中消息?”
楊廣沉聲問道。
“回陛下,關中有消息。”
段文振擦掉自己額頭汗珠回道。
“什么消息?”
楊廣忙追問。
“霍邑等地,也已經被并肩王拿下,打通了進關中的道路。”
段文振回道。
“是嗎?”
楊廣暗自松了一口氣。
如此甚好!
縱然大興城淪陷,吳缺也有可能帶著兵馬奪回。
至少對比起靠山軍的表現,吳缺要好了不知多少。
“只是”
段文振卻是話鋒一轉,一副欲又止的模樣。
“只是什么?”
楊廣皺眉,沉聲問道。
“只是并肩王遲遲沒有進軍,他奪回臨汾等地已有一段時日了。”
段文振如實說道。
“什么?”
“既然已經打通關中路線,自然應當迅速支援關中才是。”
“可不是嘛!”
“為何并肩王止步不前?”
“這也不是并肩王的風格?”
“還是叛軍太過棘手,他沒什么把握。”
一時間,眾文武紛紛說道。
一個個神色震驚,甚至不可思議。
楊廣的神色,也變得陰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