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人
災民們看到縣令拉著一個看上去就比他有錢的公子上山,又瞥見他身后跟著好幾個帶刀護衛,一看也很有錢的樣子,紛紛起身,滿懷期待的看著他們。
戴榮高興地和他們介紹:“這是江南巡察御史薛大人,薛大人會代我們上京面見陛下,替我們求賑濟糧。”
百姓們一聽,呼啦啦跪了一地,不多會兒,整座山都跪滿了人。
薛韶去扶帶頭的人,卻根本扶不起,他只能撩起袍子對著他們跪下,鄭重允諾:“薛某必傾盡全力。”
晚上,薛韶他們和戴榮露宿在山腳下。
戴榮的老母親被他安置在山頂,妻兒則和他一直住在山下,他捧來一碗茶湯遞給薛韶,笑道:“我這里沒有米糧,連茶葉都沒了,只能請你喝樹枝湯。”
薛韶聞了聞后笑道:“車前草,戴兄近來咳嗽了?”
戴榮笑了笑道:“防疫用的,蒼術不夠用,就只能用車前草代替,這玩意到處都有。”
薛韶小口小口的啜著,去看戴夫人,見她剛溫柔的哄睡孩子,抱著他放到毯子上,這才收回目光:“為何不把他們送到山頂?”
戴榮:“縣衙的官差救災時被沖走好幾個,所剩不多,他們和我住在山腳下,百姓們才安心,他們安心,便能少去許多事。”
薛韶:“如今洪水已去,可以收拾縣城搬回去了。”
戴榮蹙眉:“缺少糧食,一動就容易餓,所以一動不如一靜。”
“閑則生雜念,雜念生便生事端,”薛韶道:“讓他們勞作,讓他們累,也能讓他們心生希望。”
“戴大人,以家人為質,平靜是一時的,這樣的利益抵換易被擊破,不如讓大家掙扎出一條生路來,”薛韶低聲道:“你要相信百姓,相信人求生的意志是可以戰勝世間許多災難的。”
戴榮緊張起來:“薛大人,我們的賑濟糧……”
薛韶抬手止住他的話,輕聲道:“我會盡量去求,但你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戴榮張大了嘴巴,整個人都呆住了。
薛韶沒再管他,招手叫來喜金:“把包袱打開,我要寫折子。”
喜金連忙應下,打開包袱,擺出筆墨紙硯。
這是薛韶登岸后寫的
消失的人
戴榮將折子藏進懷中,上面是薛韶命他開常平倉濟民的命令,末尾蓋的是他的官印。
身為巡察御史,薛韶的確有事急從權的權利,但……
被問責的概率高達八成。
可這樣一來,戴榮的責任就輕了很多,最多是被罷官,至少不會丟掉性命,也能保全家人。
戴榮一邊哭一邊往回走,跟在他身后的長隨很無奈,最近他們家老爺好喜歡哭啊。
薛韶加快了速度,一路快馬加鞭,但依舊會過城就入,哪怕是入夜也敲開城門,借宿民戶家中打聽當地災情。
一路行來,他心中也有數了。
福建、江西和浙江、南直隸等地各有損失,但并不是每一地都受災。
福建和浙江多為狂風,雨水急,但停止得很快,加上去年的倭患,這才顯得災情嚴重;
江西亦然,但它如今更大的災情是民亂。
薛韶沒有到玉山縣,不知道具體情況,但他已大致肯定,今年夏天受大風大雨影響,災情最嚴重的是蘇州府和松江府一帶。
這兩個地方都是產糧重區,是魚米之鄉,薛韶已經能想象,今年江南一帶的糧價會-->>如何上漲,連帶著周遭一帶都會受影響。
若朝廷不能免除稅收,只怕民亂會從福建和江西蔓延過來。
農民都極有耐性,他們受了欺負并不會立即反抗,他們會忍著,忍著,再忍著。
等到忍無可忍時,他們才會憤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