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兩眼迷茫,“這和君臣之道有何關系?不是說的高尚的品德可使九族親睦嗎?這當是君王治理天下之要吧?”
薛韶抬頭看了他一眼后笑道:“這么說也沒錯,那君王治理國家之要是什么?”
(請)
無心插柳
“是克明俊德。”
薛韶微微搖頭,“是九族親睦。”
“什么?”少年迷茫了一瞬,然后有些生氣,“你這人會不會破題做題啊,九族親睦是結果。”
薛韶:“‘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協和萬邦才是結果。”
他道:“君王克明俊德,但若下臣不愿和睦,也達不到平章百姓,協和萬邦之效。”
少年:“那怎么辦?”
“那你就要想辦法讓他們九族親睦,克明俊德若不能完成,當使其他手段。”
少年聽得一愣一愣的,“這,這和先生說的不一樣。”
薛韶沖他微微一笑,兩刻鐘就給他寫出來一篇策論。
他吹干墨跡后遞給他。
少年連忙接過,先是一目十行的掃過,然后又仔細的讀了兩遍,驚嘆道:“好文章!”
他連忙回頭對身后人道:“張永,給他銀子。”
他身后下人機靈又柔和的應了一聲,立即掏出一張五兩的銀票來給他。
一旁的喜金立即接過,臉上幾乎要笑開花。
薛韶道:“今后兄臺若還需要參悟文章,只管來此尋我,下次我可以給你算便宜些。”
少年高興的應下,歡歡喜喜的走了。
他徑直朝著城北而去,薛韶目送他離開,直到他走沒影了都沒回頭。
喜金喜滋滋的把五兩銀票收起來,見少爺還在看,就也跟著探頭看,好奇的問,“少爺,那人有什么問題嗎?”
“沒什么問題,”薛韶慢悠悠的道:“只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不一般的氣,惋惜潘筠不在此處。”
喜金也不傻,目光一閃,壓低聲音問道:“少爺,他不會是小皇帝吧?”
薛韶瞥了他一眼道:“不是。”
喜金一臉失望。
“雖然不是,但也有些關系,”薛韶微微皺眉,“看他為文章煩心就知道不是了,他都做皇帝了,還需要做策論,為做一篇文章煩心嗎?”
喜金一想也是,“不是皇帝,又跟他有關系,那就是太監了。”
他恍然大悟,“難怪我看他們都柔柔弱弱的,說話聲音都比別人小三分,原來是太監啊。”
薛韶:……
他干脆給了喜金腦門一下,訓道:“別亂猜了,趕緊把桌子收拾了,我們回家。”
“少爺,離天黑還早呢,我們不擺了?”
“錢都賺到了,還擺什么?”薛韶道:“五兩銀子夠我們吃一個月了,先回去讀書,明天有空再來。”
主仆兩個又把桌椅搬回去。
本來各自在房間里讀書的室友們已經移步院子,正在激烈的爭論,聽到開門聲一起扭頭看過來。
“薛兄弟,你這人氣接完了?”
薛韶應了一聲,道:“心平氣和,已經可以靜下心來讀書了,所以就回來了。”
。”
“買賣文章?”幾人皺眉,這是他們最討厭的一種行為。
哪怕薛韶是賣文章,而非買文章,依舊讓人討厭。
“這和賣孩子有什么區別?”
而此時,郕王拿著自己抄好的“孩子”進宮來,直接把文章交給皇帝,“陛下,你看這篇文章如何?”
皇帝伸手接過,隨意的掃了一眼,本來要移開目光的,突然一頓,認真的看起來。
看完后直接問道:“二弟,這文章誰寫的?”
郕王憨厚的笑,“陛下看出來了?這是臣弟在大街上找一個書生買的。”
皇帝就笑開來,“你我還能不知道?就是把你再關一個月,你也寫不出這文章來。”
他搖了搖頭道:“你用這篇文章去交差,太傅一定能看出不是你寫的,你把這些句子化用,意思不變,另寫一篇,我與你說,就算是要作假,那也要三分真摻在里面,那才顯得真。”
郕王聽得一愣一愣的,“那,那我要怎么改,得改多長時間啊?”
晚安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