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欠的人
余令身體不舒服了,可能不能跟著剿匪了。
劉家人不但不惱,還很開心。
余家人不繼續參加了,那就代表著接下來的獲得的金銀不用二八分。
那繼續剿匪獲得的布匹,食鹽等就是自己兄弟的了。
張初堯不會跟著余令離開,他會繼續為劉家人做向導。
他要繼續去找那個什么胡巴,去完成被背叛的復仇。
在余令下山回家之前要做的事情是分錢。
劉家人很聰明,他們以銅錢來兌現二八分成。
雖然劉家人很守約定,分錢是真的一點都不少……
一貫錢按照一千文來算。
劉家人來的還有賬房,他們不會讓余令按照大明開國時候的一貫錢約等于一兩銀子。
他們按照現在市場購買力來算。
兩貫錢一兩銀子。
這個算法很中肯,自從“一條鞭法”實行以后,銅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可余令的頭卻大了,余令想要銀子。
這樣的話自己這點人就算累點,也能一次搬回家。
可用銅錢就不行了。
余令試了一下,一貫錢的重量約摸著有六斤多。
因為這次發現了黃金,按理來說黃金也有余令的二成。
但劉家人不可能給余令黃金,只能用銀或銅來補價。
所以,那小山一樣,好多都銹蝕在一起的銅錢可以說全部歸屬于余令。
不說有萬貫,幾千貫也是有的。
錢余令很喜歡。
可這錢的重量,余令咧著嘴不知道說什么好,估摸著有三萬斤以上。
指望著自己這點人,要想一次運回去,那簡直不可能。
什么腰纏萬貫下揚州。
腰纏萬貫等于在自己身上掛了六七萬斤的銅。
別說下揚州了,能挺直腰桿那都是天底下最勇武的漢子。
除了錢,還有那些布料,棉花,食鹽,老劉甚至把玉器都給余令分了一些。
好多玉器還都是石頭模樣。
這些也都是錢。
不用說了,這肯定是一個玉石的商隊折在了這群人手里。
謝添跑了,他要下山喊人,要一次性的把這些全部搬下去。
好不容易發次大財,那肯定是連塊布頭都不會放過。
余令這邊在山上忙,山下此刻也忙。
因為茹讓丟了,朱縣令尋他尋不著,一問才知道茹讓進山。
再一問,才知道進山剿匪了。
在聯想到近幾日衛所的洪墨在長安城瘋狂的殺人,朱縣令
手欠的人
可能是叔父姓朱,這個朱存相也姓朱,肥水不流外人田。
雖不熟悉,可茹慈對這個朱存相一點都不滿意。
比自己大十歲,如今妾都有三人,聽說孩子都四個了!
茹慈不懂,可茹讓懂。
茹讓是這一脈的獨子,茹家現在雖然也混得凄慘,但好歹有點產業。
有個百畝良田,在朝中有點故舊。
若是哪天茹讓出了意外,茹慈若有子,這些就能順理成章了。
不能說朱縣令想著茹家的那點產業,可誰叫子嗣傳承大于天呢!
只不過茹慈現在不懂而已。
成人的世界就跟那羊糞蛋蛋一樣。
外面看著油光油光的,真要捏碎開來,是那樣的腥臭,那樣的齷齪不堪。
“慈妹子?”
聽得這話,茹慈就坐不住了,心里萬分不愿意,那也得出來見禮,茹慈鉆出轎子,屈身道福。
“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