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廠長等人親自到招待所門口送行,準備了不少當地的土特產讓他們帶上,干貨、水果塞了不少。
“各位一路順風!以后常來指導工作!”萬廠長握著陳老和姜海棠的手不舍地道別。
火車緩緩駛出花城站,載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歸途。
回去的心情比來時更加輕松愉悅,大家說說笑笑地,討論著此行的收獲,對未來的技術發展充滿期待,氣氛輕松到不行。
小橙子似乎也更適應火車了,玩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咿咿呀呀地和車廂里的人“聊天”。
陳老對此其實是有些意外的,畢竟,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這樣適應火車?
一般來說,幾個小時之后,就會哭鬧不休,可是,小橙子完全沒有這樣的情況。
該吃吃該睡睡,該說話的時候說話。
這一個月的接觸,讓小橙子對李興海都不是十分排斥了。
火車上李興海主動抱了他一會兒,小家伙都沒哭,反而好奇地抓他的扣子玩,讓李興海受寵若驚。
總算得到了和大家同樣的對待,也算圓滿了。
小橙子不哭不鬧,又有好幾個人幫忙看著,姜海棠就利用回程的時間,開始整理此行厚厚幾本筆記和技術資料,著手起草匯報材料的提綱。
她知道,回去后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她還需要去一趟西北,更需要抓緊時間。
陳老看著窗外飛速后退的風景,看著認真的姜海棠,心里忽然就有種感覺,覺得眼前這個年輕的女孩子,可能擁有更廣闊的世界和未來無限的可能。
這只是開始,她的舞臺,絕不僅僅限于書房和翻譯稿。
火車一路北上,張建國幾個人圍著姜海棠,討論著回去后如何將這次的學習成果應用到各自的研究項目中。
姜海棠毫無保留地分享著她的筆記和想法,這種開放的態度讓陳老對這個年輕姑娘的心欣賞更多幾分,欣慰地捋著胡子。
這次南下,不僅解決了花城廠的實際問題,更通過一個月的交流和實際操作磨合出了一支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技術團隊,而姜海棠無疑是其中的核心和粘合劑。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姜海棠將會帶領這個隊伍前進。
火車抵達了中轉樞紐站。
陳老、李興海等人要繼續前行,而姜海棠和小何則要等待另一趟開往西北方向的火車。
下車前,陳老再三叮囑:“海棠,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到了西北,就安心待幾天,部里那邊你放心,匯報材料我先整理著,等你回來咱們再合議。”
兩口子長期分居的苦楚,陳老十分能理解,所以,也沒想著讓姜海棠很快回京城。
“謝謝陳老,您也多保重身體。”姜海棠感激地說。
李興海、張建國、云志浩和小趙也紛紛來道別。
李興海撓撓頭,難得地有些不好意思:“姜工,那啥……西北風沙大,照顧好自己和孩子。等你回京城,咱們再聚!”
小趙拍著胸脯保證:“姜工,您的東西我一定原封不動送到陸家!”
列車緩緩啟動,姜海棠抱著小橙子,和小何站在月臺上揮手告別,直到列車消失在視野中。
中轉候車的時間有幾個小時,姜海棠和小何找了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坐下休息。
小橙子對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充滿了好奇,咿咿呀呀地說個不停。
小何也是第一次到這里,十分新鮮地看著周圍。
“海棠,這個車站好大啊!”
“這是重要的車站樞紐,來往停靠的車次非常多,不光是車站大,外面也很繁華,我把咱們的行李寄存一下后,咱們去外面的國營飯店吃點飯。”
姜海棠叮囑小何帶好小橙子,不要亂跑之后,自己去寄存行李了。
小橙子看著媽媽要走的時候,想跟著,可在小何細心的安撫下,還是安靜了下來。
小何細心地照看著孩子,時不時給他喂點水,逗著小家伙咿咿呀呀地說話。
很快,姜海棠寄存好了行李回來了,姜海棠抱著小橙子,和小何一起走出喧鬧的火車站。
站前廣場比記憶中更加熱鬧了些,雖然依舊是灰藍為主的色調,但行人臉上的神情似乎比前兩年松快了些,偶爾還能看到一兩個提著籃子悄悄向旅客兜售煮雞蛋或花生的小販。
姜海棠發現,原來不止花城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初見端倪。
國營飯店就在廣場東側,是一棟頗有年代感的蘇式建筑,門臉大氣。
姜海棠輕車熟路地領著有些拘謹的小何走進去。
大廳里人聲鼎沸,混合著飯菜的香氣和煙草的味道。
穿著白色圍裙的服務員端著盤子在各桌之間穿梭,大聲吆喝著菜名。
墻壁上掛著紅色的標語,角落里擺著高大的綠植,一切都透著這個時代特有的氣息,但似乎和之前路過的時候,又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