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年這邊還有別的事,穩固后方的事情他不想太多參與,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就直接發兵新羅,做事就要一鼓作氣,將新羅平定之后,他就可以回到遼東,乃至回到膠東,借助自己海上力量,將南方沿海拿下。?·¢咸,,·魚[$看?_`書¤′ˉ免?費$e閱ˉ}讀a
這個時代,大部分勢力只會想到陸權,沒有想到海權,這是生產力的限制!
所以,他總體的思路就是中原打生打死的時候,他從四荒包圍中原,借助船只節省交通時間,促進貨物以及人口的流通。
比如,從百濟國的港口出發,讓可以十幾天,二十天就能抵達閩地一帶,可要是走陸路,沒有半年幾乎是別想了!
這就是效率!
談到百濟國的,他覺得這邊確實也要建擴建一個港口了,這樣方便物資和人員的流動,不過這些就不是他要擔心的事情了,只要下達了命令,下面的人自然會做好的。
又在百濟待了一天,李萬年再次啟程,但李旺財被他留在百濟善后,推行自己的新政,他的策略就是,打下一個地方,就開始改造一個地方。
這天早上,李萬年走出王宮,甄蜜并未跟隨,而是在百濟王宮內。
城外已經聚集了一萬五千兵馬,李旺財留下幾千人在這里穩定局勢,剩馀的百濟兵被他編入軍隊,避免這些軍隊在后方作亂。
一萬五千兵馬,兩位沸血境的武者,已經作足夠他們做很多事情了。¨小?稅?c-m′s_~庚¨薪¢罪~全.
在他們發兵的時候,新羅國上下早就一團亂麻,新羅國王樸升英召集大臣們在朝堂議事。
“諸位,李萬年部已經在路上了,諸位有何應對之法?”
樸升英很煩躁,因為這件事,他已經好幾天沒辦法入睡,讓他懼怕的王建歸順,讓他頭疼的甄萱被殺,他作為新羅國王,似乎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刻了。
此時,大臣們安靜無比,他們已經知道百濟國發生的事情,投降的大臣們基本沒有得到清算,但是堅持反抗的已經被抄家,資產被充公了,如果他們堅持反抗,也許會擊敗李萬年,結果就是保持現有的財富。
可要是被李萬年擊敗,主戰派的結果就會很慘,但要是投降,結果也是保持現有的地位和財富。
所以對抗好處存在未知性,投降的好處卻是已知的,
看到朝堂上的大臣們一聲不吭,新羅國王幾乎絕望了。
“渤海國那邊是否有動靜?”
新羅國王樸升英又換了一個話題。
“回殿下,渤海國那邊已經沒有動靜了,渤海公主大芳煙發動政變,軟禁了渤海國王,并且將高家滅門!"
"’荒唐,一個女人還想染指渤海王位嗎?大芳煙以為自己是誰?是女皇武則天嗎?“
樸升英氣得大罵,要是渤海國還未被政變,到時候渤海國可以進攻遼東城,直接切斷李萬年回去的路線以及補給,李萬年就必須要盡早離開,否則糧草耗盡,就只能等死了。~餿.嗖_暁?稅?惘?·首+發·
“大芳煙和李萬年關系密切,外界早有傳,說這渤海國公主大芳煙早就對李萬年以身相許,殿下,現在我們還要擔心渤海國會不會從北方派兵支持李萬年啊!”
大臣們說完,新羅國王樸升英幾乎要絕望了。
“難道這半島就要交給一個漢人統治嗎?”
樸升英不能接受,新羅建國許多年,總共有三個王族,樸、昔、金,過去王位主要在三個家族之間輪換,但總的來說是金家掌控王位的次數多,他們樸家也是因為高麗以及百濟的反叛導致了金家的實力遭受重創,才讓他們樸家再次掌握實權!
他不想新羅的國祚在他的手中結束,他還想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樸升英的歇斯底里,并未得到大臣們的回應。
“殿下息怒,我等可以和李萬年談談條件,只要保證我新羅國祚,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