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別管防不防的了,我們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下面的將領看得清楚,城內的馬匹開始出城,一旦更多的敵軍士兵上馬,想跑都跑不了了。
“走吧!”
徐知詢知道,繼續堅持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于是在幾十親衛以及將領的保護下開始撤退。
李萬年注意到了徐知詢的逃竄,隨即傳令下去,讓人去追擊,頓時上百騎兵疾馳而出。
徐知詢的親衛也是騎馬的,速度也都很快,而李萬年的士兵都披甲,馬匹的速度有些跟不上。
他對于殺徐知詢沒有太大的欲望,他知道未來這家伙肯定是要和徐知誥也就是未來南唐開國君主李昇有沖突,抓住也好,跑了也可以了。
主將跑了這件事根本就瞞不住,海州士兵鑒于此,也開始潰逃,然后城內的馬匹全部弄了出來,大家上馬開始追殺。
一部分人前去臨洪口支援水軍作戰,兩處戰場都被李萬年占據了絕對優勢。
直到下午,戰斗才徹底的平息。
古代數千人規模的戰斗很少有一兩個小時就結束的,一般都要打上大半天才能出結果。
到了太陽落山之前,陳南來了。
“大人,海州到河口再到懷仁縣,總共斬敵五千人,被俘三千人,獲得大小船只百余艘,剩余人潰散,可惜沒有抓住海州刺史徐知詢!”
陳南不由得捶胸頓足,好似沒抓住主要將領,這場戰斗就是失敗的。
“無妨,他逃走也許是一個好事!”
李萬年可不想徐知誥一個人完全掌控朝堂,徐知詢南下之后,肯定會安心的和徐知誥在朝堂上對決,畢竟徐溫估計也會看出來自已的親兒子沒有領軍天賦。
李萬年說的話被陳南誤以為是安慰,心中還是覺得很可惜。
“那大人,那些投降者如何處理,這次投降的大多是吳國水軍!”
陳南問道。
“馬大人,你讓水軍家屬遷往萊州,另外從流民之中安置一部分人在懷仁縣,投降的水軍可以選擇在我軍任職,但任職地點也只能在萊州!”
李萬年只能通過這種異地安置的方式解決掉這些人抱團的問題,這件事交給馬群做更合適。
“得令!“
隨后,大家就各司其職了。
在懷仁縣待了一晚上,他們趕往海州城。
而就在他們抵達海州的時候,吳國江都府內的徐知誥得到了消息,海州丟了,他的兄弟徐知詢趕往了升州義父大人那邊。
“還真是個廢物,估計都沒對李萬年形成有效傷害!\"
徐知誥當然不希望徐知詢贏,但也不希望輸的太慘,起碼要給李萬年重創之后再輸掉海州,這樣才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