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以前并不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現在看來,往東走靠近大海,往西走靠近朝廷,南下便可進入吳國,現在屬于戰略要地了!“
”嗯,關于吳國你了解多少?“
兩人此時已經進入了沂州城內,一邊看著繁華的街道,一邊談論關于吳國的情況。
“吳國的出現有意思了,吳國最早的奠基者為大唐廬州刺史楊行密,此人是一個梟雄,要知道大唐末年,江淮地區藩鎮混戰,他從一個廬州刺史的位置上逐步的擴充實力,唐景福元年,昭宗看其勢大將其任命為淮南節度使,至此獲得朝廷的認可。
到哦天復二年,昭宗需要依靠楊行密對抗朱溫以及李克用,將其封為吳王,也是從此時開始,很多王就出現了,李唐也加速走向末路!
哀宗二年,楊行密薨了,他的兒子楊渥繼吳王位,后來被其部下殺害,另一個部下徐溫又幫著楊行密另一個兒子楊隆演繼位
整個過程中,哪怕李唐覆滅,楊家都自稱唐臣,沿用唐朝皇帝的年后,也就是四年前,楊隆演不稱吳王,而是自稱吳國王,改元武義,與李唐徹底的斷絕關系!但據屬下所知,這楊隆演也不過是徐溫的傀儡,所以在當了一年國王之后就郁郁而終。
徐溫又立楊行密幼子楊溥為皇帝,所以現在的吳國皇帝也不過是傀儡罷了!不過徐溫暫時不在吳國都城,為了避嫌搬離了江都府,現在監控吳國皇帝的是其養子徐知誥!”
聽完馬群的介紹,李萬年笑道:“這么說,這楊行密之子楊隆演在李唐滅亡之后的十來年還是自稱李唐臣子了?”
“不錯,但這人野心很大,之所以長期以李唐臣子自居,估計也是因為不想被大涼朝廷節制,這么多年,吳國和大涼多次爆發戰爭,因為無法攻破吳國,大涼統一南方的行動就只能坐吧,天下至此也無法一統!”
“那監控楊浦的徐知誥本事不小吧?”
李萬年聽到這人是徐溫的養子,卻能擔此重任,不多久,有點類似北平王的義子王都了。
“是的,大人,徐知誥本姓李,原本楊行密打算收其為養子,但楊行密的幾個兒子不同意,所以給徐溫撫養,此人聰慧異常,文武雙全,輕徭薄賦,在吳國深受百姓愛戴,不過這人私下曾說自已是唐憲宗四子李恪的四世孫,當然這是小道消息,而且唐朝宗室族譜遺失,無人可以驗證!”
馬群如數家珍的說著天下格局,李萬年點點頭,如果徐知誥真的是李唐皇室,他還是對方爺爺輩!
“現在吳國有多少兵力?”
“期初楊行密也不過數千人期間起家,但到了楊隆演這一代,兵力已經有五六萬,如可以臨時征調,兵力可達到十萬,其中有精銳親軍黑云都,但吳國最特殊的兵力應該是水軍,吳國地處江淮,水網密布,水軍就有一萬多人!海州地處海邊,有三千水軍!”
馬群介紹完,李萬年點點頭:“嗯,這吳國的實力不弱,而且優勢在于經驗豐富的水軍,而且他們對江淮水系十分熟悉,依托江河湖海,所以我們暫時不要與其大決戰,拿下海州即可,目的是鞏固膠東半島的安全!”
“大人所極是,這海州的地處海灣處,從陸地角度看,并無特殊之處,但對于擁有較多港口的膠東地區來說,意義重大!”
兩人一通交流,基本了解了吳國的局勢以及海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