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萊州城墻上的守軍也看到海港方向來了大量軍隊。
這一刻,許昌才知道,這次李萬年又3來了一次奇襲,而且是海騎并進!
這種戰術他確實是第一次碰到!
李萬年的士兵攜帶大量的攻城器械到來,幾乎打了登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因為防御也需要大量的準備,比如滾木礌石,畢竟停止士兵將領休假,比如在城內儲備足夠的生活物資。
五千士兵通過船只將大量的攻城器械搬來,就地直接開始攻城。
萊州本就不是人口密集的州城,人口也不多,城墻也不高,在面對敵人攜帶大型器械攻城的時候,就容易被攻破。
喊殺聲震天響,北面主攻,可之前登州的守軍重點在其他三方,現在調動起來也需要時間,而部分器械也被運到其他三面,只要這三面的防守一空虛,攻城戰也會同步打響。
陳南的士兵都是披甲的,一般的攻擊無事,攻城的士兵借助攻城器械的掩護,用盾牌再做掩護,很快就爬上了城墻。
而且,與其他勢力攻城不同,其他勢力大概會用弱者作為攻城的炮灰,但李萬年這邊攻城喜歡用強者,尤其是會武道的武者。
武者反應速度更加靈敏,他們爬上去之后,很快就站穩腳跟,后續大量的士兵跟上,刺史許昌肉眼看到這些攻城的敵軍將士輕松的爬上城墻,砍殺他的士兵,直到后續的敵軍士兵如潮水涌來。
“這是拿將軍當大頭兵用啊!”
許昌不是傻子,看得出來,第一批攻城的士兵很多都是武者!
許昌刺史知道大勢已去,便直接下令投降,直到他的命令傳遍四個城墻,這時候,喊殺聲才逐漸的停止。
城門被打開,陳南以及北面的馬群帶人進入其中。
刺史許昌在府衙門口接見了兩位。
“許大人,要是白天你就大開城門該多好!”
馬群也認識許昌,這人能力不算強,但會經營關系,所以才當上了登州刺史。
“馬將軍,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兒子在青州,很多事情不是我想就可以做的,如今我是諸位的手下敗將,也不說別的了,只希望放曾經的兄弟們一馬,大家也就是混口飯吃!”
許昌也是平安求穩的性格,畢竟登州距離中原較遠,三面環海,基本沒有什么紛爭,大家的性格也都比較平穩。
“當然,李都督對下屬十分好,只要愿意留下來的兄弟,待遇翻倍,不想干的可以自行離去!”
馬群宣布了條件,對于大部分士兵來說,跟著李萬年干肯定是劃算的,但一些人也覺得跟著李萬年大概要南征北戰,不能繼續蝸居在登州,所以也有些人選擇離開。
五千人的守軍,大部分人選擇留下來。
馬群將雙方的人馬打亂,留下四千多人駐守,其他人帶上許刺史及其家人離開登州,連夜趕往萊州。
陳南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通過騎兵離去。
馬群那邊首先回到萊州,隨后陳南也回到了登州,前后不過數天,就攻克了登州城。
而這時候,魏博軍還沒到青州,更別說到萊州了,膠東半島是長條形的,登州幾乎是在最東邊,消息傳遞需要很長的時間。
李萬年和老道士杜光庭在城墻上看著將士凱旋而歸,對于他來說,攻克一城的戰斗已經不足以讓他親自出手了,下面的將領足以憑借自已的聰明才智去想辦法攻克。
陳南、李成華等人確實已經成長了起來,而投降過來的馬群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將領。
“主公麾下現在人才濟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