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所不錯,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的義子王都深得寵幸,被王處直任命為節度副使,對他比對自已親兒子都親,但結果就是王都依然要叛變!”
李萬年的年紀很大,他要收義子很合理,但他到現在沒有這個想法,因為再親的義子都不如自已生的!
“嗯,這些契丹兵你就帶走吧,畢竟這些年幽州鎮的人口并未增長,反而有減少的趨勢,兵源的補充已經越來越難了!”
秦玉作為幽州刺史,對此深有感觸。
“是的,在安史之亂之前,河北三鎮戶口百萬戶,總人口有六百多萬,其中幽州鎮人口最少,統轄七州,總戶二十三萬戶,總人口將近一百五十萬人,但現在只有不到百萬人了!”
李萬年如此說道。
秦玉感慨道:“沒想到你對幽州鎮的了解不比我少,不錯,從玄宗開始,天下大亂,李唐雖然屢有中興之主,但依舊無法改變藩鎮割據的情況,而各地藩鎮橫征暴斂相互征伐,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而幽州鎮的人口再也沒達到安史之亂之前的規模了!”
秦玉十分的感慨,作為一個文官,最想看到的就是百姓安居樂業,但天下未出雄主,導致無人結束這亂世。
“期待有一天能夠天下太平吧!”
李萬年也只能這么說了。
“是啊,期待有這么一天!”
秦玉看了看李萬年,似乎覺得這人有一絲希望,唯一的缺點就是年紀比他還大,當然,除了年紀這點缺陷之外,也找不到別的缺點了。
......
李萬年從秦玉那邊回來之后,就讓自已人準備好明天拔營。
等安排好這些瑣事,天又黑了,明天他們就要走了,離開盧龍塞,朝著營州而去!
.....
晚上,李萬年找來了祝英臺,名義上是要討論明天的行軍計劃,但實際上想做啥,李萬年心中清楚。
“大晚上的討論什么行軍計劃,白天為何不討論?”
祝英臺進入李萬年的房間之后,就開始抱怨,也就是祝英臺敢這么干了,畢竟兩人深厚的兄弟情不是別人能比的。
“白天很忙,今天晚上剛好有空,想和英臺兄一邊喝酒,一邊聊聊行軍計劃,要知道一旦出了燕山,后面一馬平川,契丹人隨時可能襲擊我們!”
李萬年這么說倒也不錯,所以祝英臺也覺得必須要討論一下。
隨后,兩人就開始一邊喝酒,一邊討論作戰計劃。
不知不覺子時就到了。
“太晚了,我要去休息了,明天好好行軍!”
“英臺兄且慢!”
李萬年將其喊住。
“不是已經聊的很清楚了嗎?”
祝英臺問道。
“英臺兄,自從我們做了將領之后,是不是很久沒有像最開始那樣在一起和衣而睡了?”
李萬年這么會說,祝英臺一想,確實是這樣的,剛開始參軍那會,總是在一起睡覺,而且是幾個人擠在一起。
“我們都是將領了,自然不能和剛參軍的時候那樣了!你難道不會享福嗎?”
“英臺兄此差矣,我們雖然是將領了,但要時刻記得憶苦思甜啊,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戰斗力,不是嗎?”
李萬年這么說,祝英臺就心動了!
是啊,我們是要憶苦思甜,不是為了別的!
祝英臺開始自我說服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