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出兵
    黃河南岸所有的郡縣都貼出了布告,嚴禁向北岸賣鹽,違者嚴懲。
    可就算這樣,還有不少百姓和商人鋌而走險,用各種方式想把鹽販運去北岸,河北各種縣,一斤精鹽已經漲到五百文。
    東郡白馬縣,這里是渡口,也是販鹽的重災區,半夜,數百人背著大筐子向黃河奔去,
    每個筐子里都裝滿了鹽,少則三四十斤,多則五六十斤。
    他們距離黃河還有數百步,忽然一隊內衛騎兵奔出,將這群人團團圍住。
    “饒命啊!饒命啊!”數百人跪下大聲求饒。
    內衛郎將揪住一名為首之人,喝道:“你們竟敢販賣私鹽!”
    為首男子嚇壞了,結結巴巴道:“不是私鹽,都是官鹽,有人托我們運鹽,只要送去北岸,一斤鹽給一百文!”
    “對岸有人接應?”
    “有人接應!”
    內衛郎將一揮手,“帶回去!”
    內衛沒收了所有的鹽,把數百人押回縣城。
    縣城外有一座懲戒大營,數百人被押到大營內每人重打三十棍,打得皮開肉綻,哭爹叫娘,然后由家人領回去,如果下次再犯,那就直接剁掉一只手。
    三萬內衛和五萬軍隊在黃河南岸巡邏,不斷抓捕替對岸運鹽的百姓,短短半個月內就抓捕了數萬人。
    但鹽鋪并不停止賣鹽,也不抓捕賣鹽的商人,只抓捕運鹽過黃河的人。
    雖然還有一小部分漏網的鹽送去了對岸,大概有幾萬斤,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上也就幾百石,對竇建德數十萬大軍而,最多也就十天的用量,可就算這樣,依舊給了竇建德一線希望。
    這一招‘圍城放缺’之計果然有效,竇建德將整個精力都放在了走私鹽上,并不是他不想去海邊鑿冰取海,實在是冬天取鹽太難。
    而且得不償失,取一百斤海水最多只能煮兩斤鹽,耗用上萬貫的人力物力,凍死數十名士兵,最后只搞到幾百斤粗鹽。
    除非是關系到生死存亡,竇建德才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海邊取鹽。
    現在既然走私鹽能活下去,為什么還要付出這么慘重的代價?
    十一月下旬,幾場大雪橫掃河北,整個河北都變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河間郡和渤海郡也被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都安靜下來。
    隋軍卻沒有休息,十萬大軍帶著十萬頭駱駝,以渤海郡郡治陽信縣為后勤基地一路北上,不斷奪取縣城。
    樂陵、清池、無棣、鹽山、南皮等等,奪取渤海郡后,又繼續北上進入河間郡。
    河間郡是河北最大的一個郡,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東部人口極少,和土地鹽堿化有直接關系,但這種鹽堿地卻不能用來煮鹽,煮出的鹽苦澀無比,對身體極為有害,連牲口都不肯碰。
    基本上就是以永濟渠為分界線,永濟渠以西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永濟渠以東,土地貧瘠,人口極為稀少,方圓千里內只有一個魯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