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奪平州
    隋軍選擇的時間非常精準,就是結冰的前夕,渤海的海冰是淡水,海水在半米厚的冰層下,沒法再煮鹽,不像南方,冬天依舊可以煮鹽。
    折騰十天后,河水開始結冰,但運鹽船隊卻蹤影皆無,這時,竇建德才猛然反應過來,急忙派人趕去海邊抽取海水,但為時已晚,海面上已經開始結冰。
    竇建德沒有選擇了,只得下令在各縣城的官庫和民居內收集鹽。
    官庫里沒有鹽,只能在民居和市場上搜羅,士兵闖進民居,直接翻箱倒柜,百姓和商人怨聲載道,很多百姓和商人甚至把鹽倒入水缸,躲避搜查。
    大搜查了好幾天,才收集到兩百石鹽,這無疑是杯水車薪,只夠他的幾十萬大軍吃十天左右。
    竇建德心煩意亂,只得又命令士兵去海面上鑿冰取水。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效果不大,但總比徹底斷鹽要好。
    這時,宋正本提了一個建議,讓竇建德派人去北平郡買鹽。
    但竇建德不知道,此時北平郡已經變了天。
    自從江南隋軍擊敗高句麗,奪取遼東和遼東半島后,遼東基本上沒有駐軍,只有遼東半島上有駐軍。
    這天上午,榆關前忽然來了幾百名趕騾車的商人,守城的士兵一看就知道了,參客入關了。
    每年大雪來臨前,在遼東討生活的千余名參客都會陸續入關,來幽州賣貨并過冬。
    這里的關可不是山海關,山海關要明朝時才修建,但隋朝也有封鎖遼西走廊的關隘,叫做榆關,位于山海關南面三十里處,同樣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榆關有五百名守軍,隸屬于幽州總管羅藝,目前被李淵封為燕王。
    主將叫孫連云,是一名郎將,他是羅藝的親兵,才得到守榆關這個肥差,他聽說參客入關了,歡喜得嘴都合不攏,立刻跑上城頭。
    每年參客入關會帶來大量人參皮毛,也讓孫連云著實發一筆財。
    按照慣例,每個參客入關都要留下三根人參作為過關錢,千名參客就是三千根人參,另外,死在關外的參客,他們的財產都要交官,這也是很大一筆收入。
    還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便宜買到人參和皮毛,然后再高價賣給中原的商人,也能大賺一筆。
    所以每年的參客入關,是最守軍們最期待的時刻,當然,孫連云不可能自己獨吞,七成要上交給羅藝,就算這樣,他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城頭上,孫連云望著參客的騾車浩浩蕩蕩而來,騾車上還插有旗幟,他連忙下令,“開關門迎貴客!”
    榆關的城門打開了,孫連云帶著一百多名士兵走出關城迎接,為首參客正是他的熟悉的何老大,曾挖到三根千年人參,被譽為參王。
    孫連云大笑道:“何老大,今年挖到千年人參了嗎?”
    “何老大沒有挖到,但我挖到了!”何老大身后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
    “什么人?”孫連云喝問道。
    何老大尷尬地閃開,他身后出現一名身材極高的年輕男子,手執一桿大鐵槍,雖然穿著和參客一樣皮衣,但氣質完全不像。
    孫連云手握刀柄喝道:“你是什么人,不允許帶長兵器入關。”
    年輕男子冷笑道:“我乃齊國公、右衛大將軍羅士信,聽說過嗎?”
    (請)
&n-->>bs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