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終結
三萬騎兵虎視眈眈在數里外盯著李密的五萬餓兵,早飯沒有,到了午飯時間也沒有,忍饑挨餓到了交城縣,將士們以為可以進城吃飯,但他們看見縣城時,五萬將士都跪在地上哭了。
他們和交城縣之間還隔著一條汾水。
三萬騎兵從三個方向包圍了五萬瓦崗軍,相距只有一里,手中馬槊閃著寒光,士兵們坐在地上,餓得頭昏眼花,連拉弓的力量都沒有了。
這時,隋軍的五萬大軍也出現了,李密原指望張童兒的三萬軍隊來救援自己,這會兒他才終于明白,張童兒的三萬軍隊早就完蛋了,房彥藻在滎陽就已經投降了晉王,自己居然還讓他當軍師,李密只恨自己愚蠢,誤用一個人毀了全軍。
這時,一名騎兵沖上來,射出一支箭信,哨兵拾起,跑來送給李密。
居然是晉王的親筆信,信中要求他立刻投降,可以繼續封他為蒲山郡公,保他后半輩子的榮華富貴。
李密沒有選擇了,只得長嘆一聲,“傳令全軍,放下兵器投降!”
最后的五萬瓦崗軍投降了,瓦崗軍徹底消失,郝孝德雖然還在魏郡和竇建德作戰,但他已不是瓦崗軍,自封為魏王。
李密在投降后被蕭夏封為蒲山郡公,在洛陽過著富家翁的生活,三年后,李密在酒樓吃飯時被一名男子刺殺,這名年輕男子便是翟弘唯一逃脫的幼子。
五萬投降的士兵飽餐一頓后便被押送南下了,但蕭夏并沒有停留,十萬大軍繼續北上,與此同時,十萬頭駱駝和十萬頭驢騾給隋軍背負著大量的后勤補給。
蕭夏當然要趁這次北征的機會,把劉武周一起拔掉。
蕭夏并不認為劉武周會有多強的實力,也不會有多少軍隊,這不是輕敵,而是劉武周割據的基礎,他占據了馬邑郡和云中郡,總人口不過十余萬,去掉老弱婦孺,就算全部男子從軍,也不過五萬人。
但根據從商人那里得到的情報,劉武周的兵力只有三萬左右,關鍵是他得到突厥的支持,三萬人有兩萬是騎兵,還有牛羊為食。
其中一萬前鋒騎兵由猛將尉遲敬德統領,所以李淵軍隊和他作戰時被打得屁滾尿流,擊破永安王李孝基,活捉獨孤懷恩,連太原也丟了,劉武周才能迅速擴張軍隊,從三萬人擴張到十幾萬,這主要是李淵給了劉武周機會。
但現在和歷史不一樣,劉武周的大軍還沒有攻破婁煩關。
五天后,蕭夏率領十萬大軍抵達了婁煩關,婁煩關雖然沒有雁門關名氣大,但它也是代北名關,高大雄偉,易守難攻,由于張童兒帶著三萬大軍南下支援太原,婁煩關和雁門關都只有一千士兵鎮守。
婁煩關首領叫做陳孝意,是一名隋朝老將,從大業八年前就駐守在這里,無論李淵叛隋,還是瓦崗軍奪取河東,都沒有為難他,依然讓他守婁煩關,只要有他在,劉武周的軍隊就殺不過來。
陳孝意不僅是婁煩關主將,同時也是雁門關主將,目前雁門關由他的兒子陳長平率一千軍隊鎮守,
聽說晉王殿下到來,陳孝意連忙出關城迎接。
“卑職鷹揚郎將陳孝意,參見晉王殿下!”
望著城頭上依然招展的隋軍戰旗,又望著眼前這名白發蒼蒼的老將,蕭夏心中著實感動,連忙下馬扶起他,“徐將軍滿門忠烈,是我大隋之幸也。”
(請)
瓦崗終結
陳孝意也激動道:“卑職日望夜望,終于把大隋軍隊等來了!”
蕭夏上了關城,陳孝意陪同左右,遠處是蒼茫的大山,一條沙石路一直通向遠方,看不見綠色,一切都是灰黃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