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羅士信大軍在竟陵縣長壽縣城南大敗守軍,主將蘇胡兒被羅士信一招刺殺,五千守軍被殲一千余,投降者三千余人。
在此之前,羅士信還收復了夷陵郡,夷陵郡原本有三千守軍,但守將楊士道率軍跟隨蕭銑南下,夷陵郡已無兵駐守,被輕松奪取。
至此,新梁政權只剩下了老巢南郡和四萬軍隊,梁王蕭巖下決心與江陵城共存亡,任何敢投降者,殺無赦!
江陵縣城位于長江北岸,和襄陽城一起,并稱為荊襄雙子城,他原本是西梁都城,城墻周長四十里,四座城門都修建了宏偉的甕城,城墻高三丈,修建得極為高大堅固,僅護城河就寬達百丈,儼如一條玉帶環繞縣城。
江陵城內有人口十余萬,都比較忠誠于西梁,當年西梁投降隋朝時,滿城皆慟哭,十余萬忠誠的民眾,加上四萬大軍,城內還有百萬石存糧,這就是蕭巖死戰不降的底氣,如果堅守一年,他相信天下會大變,晉王很可能就會顧不上自己而撤軍了。
鶴發童顏的蕭巖身穿盔甲,站在城墻上大喊:“二十五年前,我作為西梁皇叔,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投降隋朝,二十五年后,我得到了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不會再投降!”
蕭巖已不再是道士蕭漸離,恢復了俗家身份,自封為梁王,他望著大道上的數萬士兵,振臂高喊道:“西梁將士,寧死不降!”
數萬將士一起振臂高呼,“西梁將士,寧死不降!”
江南隋軍八萬大軍駐扎在江陵縣北城外,大軍扎下大營,修建了營柵,數百工匠正在搭建了一座高達五丈的指揮臺。
中軍大帳內,蕭夏站在沙盤前沉思不語,護城河寬達百丈,深兩丈,完全可以航行萬石大船,蕭夏壓根就沒有考慮攻城,他在構思一場水陸大戰。
調百艘萬石戰船,在護城河上游弋,將江陵城墻炸為平地,唯一不爽的是兩條出城通道,其實就是兩條長達百丈的石橋,在最后靠近城池時留了一個三丈長的缺口,拉起了吊橋。
第一步必須把這兩座石橋炸掉,蕭夏沉吟良久,對來護兒道:“我決定用水軍大戰江陵城,第一步是清除兩座石橋,這個任務我就交給老將軍了!”
來護兒眼睛一亮,晉王殿下的想法和自己不謀而合,他興奮抱拳道:“卑職今晚就行動,決不讓殿下失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