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再接再厲道:“雖然晉王殿下很多地方都說得有道理,但有三個關鍵問題他沒有提及,微臣認為,晉王殿下沒有考慮完全。”
楊廣眉毛一挑,“三個什么關鍵問題?”
“第一個關鍵問題是晉王殿下忽略了高句麗的國力脆弱,在經歷了兵災和疫病的雙重打擊后,高句麗國力同樣也虛弱無比,比我們虛弱十倍,不堪一擊,明年我們再攻打高句麗,只需要二十萬軍隊,一個月時間,就能輕松地擊潰它,長驅直入,攻占它的都城平壤。”
楊廣輕輕點點頭,其實這就是他想發動第二次高句麗之戰的最初原因,高句麗遭遇了嚴重瘟疫,死傷慘重,已經無法抵御隋軍的大舉進攻,虞世基再次提到這一點,無形中強化了楊廣攻打高句麗的理由。
“虞愛卿請說第二個關鍵問題!”
“第二個關鍵問題是我們吸取了教訓,我們知道該怎么打高句麗了,晉王以五萬軍隊擊敗十萬高句麗大軍,又全殲卑奢城高句麗軍,橫掃遼東半島,說明高句麗軍隊本身很弱,根本不是隋軍對手。
高句麗軍隊只是利用了城池和地形優勢,使隋軍的戰斗力發揮不出來,一旦我們第二次攻打高句麗,我們就會集中兵力迅速南下,然后從水路在鴨淥水河口進行第一次補給,再從清川水河口進行第二次補給,最后在平壤城得到水路的第三次補給,我們根本就不用考慮后勤補給問題。”
“說得好!”
楊廣重重一拍桌子,虞世基把整個戰役說透了,他們根本不需要考慮后勤運輸問題,直接從水路進行補給,既然晉王可以從清川水河口把隋軍戰俘運走,那也一樣能進行糧食補給,自己當初竟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讓楊廣有點追悔莫及。
“陛下,還有最后一個關鍵問題,晉王也沒有考慮到!”
“你說!”楊廣已經九成被說服了。
虞世基緩緩道:“陛下,第二次攻打高句麗我們既然靠海運,那根本就不需要再征用多少民夫,完全靠國力和高句麗作戰,何談損害民力?”
楊廣儼如醍醐灌頂,他如夢方醒,對啊!自己第二次攻打高句麗,后勤補給已經不需要再用民夫,又何談損害民力?
楊廣終于被虞世基說服了,這一刻,他終于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第二次攻打高句麗,不管誰再勸他,他都不會再接受了。
.b